读“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①光照 ②水源 ③地形  ④热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小题2】青藏地区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点正确的是( )
①地理环境“高、寒”,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③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   
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世纪 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环境人口容量研究工作。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 500 千克、550 千克和 600 千克三个方案测算,我国耕地资源可承载人口极限分别为 16.6 亿、15.1 亿、13.8 亿。如按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 7 亿之内。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土地资源看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为 16 亿
B.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人口容量
C.我国人口约为 14 亿,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几乎没有矛盾
D.我国的合理人口容量在 16 亿左右
【小题2】有关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C.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相对越多
D.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也会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影响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四个面积均为1万平方千米的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工业文明时期,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A.甲区域B.乙区域
C.丙区域D.丁区域
【小题2】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人口容量从大到小的排序是
A.甲乙丙丁B.丁乙甲丙
C.乙丁丙甲D.丙乙丁甲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环境人口容量与资源成正相关
A.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环境承载力实际上就是地球上供养多少人合适的问题
A.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结合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   )
A.科技水平B.消费水平C.地区开放程度D.自然资源
【小题2】下列关于青藏地区人口容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人口容量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湿热,人口容量小
③生态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 ④可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增大环境人口容量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读福建省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人口潜力指数最大的城市是(   )
A.龙岩B.厦门C.福州D.泉州
【小题2】关于图中各地人口潜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潜力从西向东不断递增
B.福州人口潜力最大是因为气候条件优越
C.龙岩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
D.厦门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该地开放程度高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影响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B.科技发展水平
C.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D.人口的消费水平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
A.科技发展水平和人口消费水平不断变化
B.某地某时期资源总数不断变化
C.人口不断迁移
D.国家大型工程建设的实施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某城市2014年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城市2014年的人口容量为(    )
A.85.4万B.97.3万
C.105.6万D.351万
【小题2】图中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  )
A.市政
B.教育
C.劳动就业
D.土地资源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