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承载力不具有相对确定性 |
B.环境承载力就是合理容量 |
C.环境承载力的确定性是相对的,不确定性是绝对的 |
D.中国的环境承载力是13亿人 |
我国最适宜人口数量为7亿左右,最多人口数量为16亿人,则16亿人口的含义是( )
A.人口合理容量 | B.环境人口容量 |
C.最适宜人口数量 | D.维持最高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 |
下表中反映人口合理容量的数据是( )
某岛国环境与人口信息 | |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 45万 |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 25万 |
2015年实际供养的人口数量 | 30万 |
预测2020年供养的人口数量 | 35万 |
A.25万 | B.30万 | C.35万 | D.45万 |
我国西北某省山区,有40万人因为缺水而陷入贫困,2012年省政府做出决定,于2月将该山区的居民搬迁到城镇周边或其他城市,影响该山区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A.消费水平 | B.科学技术 | C.自然资源 | D.开放程度 |
下列关于合理人口数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合理人口容量是根据一地的自然资源的数量而确定的 |
B.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合理人口容量一旦确定,不会再变化 |
C.科学技术水平和人类消费水平的提高,都会使合理人口容量变小 |
D.合理人口容量的提出,有利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有( )
①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环境容量在加大
③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过环境容量
④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小题2】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

【小题1】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有( )
①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环境容量在加大
③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过环境容量
④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Ⅰ、Ⅱ、Ⅲ | B.Ⅱ、Ⅰ、Ⅲ | C.Ⅲ、Ⅱ、Ⅰ | D.Ⅰ、Ⅲ、Ⅱ |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大的因素是__________,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有哪些?
(3)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因素是__________,但是在这种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
材料一 见下表。
表1 某地区未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

表2 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

材料二 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顷。
(1)由材料一表中数据计算该地区现有人均资源占有量分别是:耕地__________,森林面积__________,淡水__________。(2)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大的因素是__________,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有哪些?
(3)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因素是__________,但是在这种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以某地的四类资源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A.8000 | B.10000 | C.6000 | D.4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