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有( )
①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环境容量在加大
③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过环境容量
④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Ⅰ、Ⅲ、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4-24 12:03: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发源地。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30%,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分析材料回答下题。
有关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承载力大的关键因素是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
B.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是降水稀少,气候干燥,荒漠广布
C.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是地势起伏,交通不便
D.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是社会经济落后
同类题2
北京所在的华北地区是我国水源短缺、矿产富饶的地区。近年来,北京市设定了人口“天花板”,计划2020年的人口总量控制在2300万以内。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北京市设定人口“天花板”的最主要限制性资源是
A.水资源
B.矿产资源
C.土地资源
D.生物资源
【小题2】为提高环境人口容量,北京市可采取的对策是
A.实行跨流域调水
B.推行严格的积分落户制度
C.控制用地规模
D.提高城市人均消费水平
同类题3
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结合下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B.自然资源
C.开放程度
D.消费水平
【小题2】下列关于青藏地区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人口容量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湿热,人口容量小
③生态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 ④可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增大环境人口容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3】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劳动人口一直维持低增长甚至向负增长转变的原因是( )
A.出生率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
B.劳动人口大量迁往东北地区
C.少年儿童人口数量大幅增长
D.劳动年龄人口的死亡率升高
同类题4
读俄罗斯亚洲部分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俄罗斯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
A.南部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北部沿海
【小题2】制约俄罗斯亚洲地区人口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自然条件为
A.矿产资源
B.水资源
C.土地资源
D.气候条件
【小题3】俄罗斯亚洲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潜力大,主要表现在
A.地域辽阔,地广人稀
B.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集中
C.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
D.气温低,人均消费水平较低
同类题5
人口数量及其变化都会引发包括资源、环境、经济及社会等在内的一系列变化。历史和现实都说明,人口的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最适宜的人口数,被称为( )
A.环境承载力
B.环境人口容量
C.人口合理容量
D.地球环境容量
【小题2】下列各国中,环境承载力最小的国家是( )
A.日本
B.加拿大
C.德国
D.科威特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合理容量
环境人口容量
环境承载力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