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10 000、6 000、4 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小题2】对于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相当于木桶短板效应的是( )

【小题1】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10 000、6 000、4 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A.8 000 | B.10 000 | C.6 000 | D.4 500 |
A.四川——水力资源 | B.山东——气候资源 |
C.黑龙江——矿产资源 | D.内蒙古——水资源 |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据此得出的人口承载力情况。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信息反映的三地人口容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小题2】造成青藏地区人口容量大(或小)的主要原因是 ( )

【小题1】图中信息反映的三地人口容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消费水平 | B.科技 | C.开放程度 | D.资源 |
A.地域广大,资源非常丰富 | B.地处内陆,交通异常不便 |
C.气候高寒,生态极其脆弱 | D.常规能源开发,人口容量增加 |
有关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
B.消费水平越高,人均所需资源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
C.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
D.地域越开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
“木桶效应”是指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A.耕地 | B.森林 | C.淡水 | D.矿产 |
A.提倡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 | B.为发展经济引进有污染的企业 |
C.追求更高消费,改善生活质量 | D.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建设高耗能企业 |
木桶效应是指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木桶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某一封闭区域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6 000、4 500、10 000,则该地的人口容量取决于( )
【小题3】下列决策有助于提高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
【小题4】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小题1】下列关于“木桶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此原理,地球的环境承载量可以无限制地扩大,因此不必担心人口过多的问题 |
B.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各板共同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
C.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长板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
D.如果木桶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则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
A.耕地 | B.森林 |
C.淡水 | D.矿产 |
A.提倡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 | B.为发展经济引进有污染的企业 |
C.追求更高消费,改善生活质量 | D.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建设高耗能企业 |
A.气候适宜 | B.本国自然资源丰富 |
C.人口素质较高 | D.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 |
读“2010年中国各省区老龄人口(≥65岁)比重分布示意图(单位:%)”,回答下面小题。
A.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老龄化越严重 |
B.老龄化严重地区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
C.老年人口比重总体上东部大于西部 |
D.人口密度越大,老龄化越严重 |
A.人口迁入多 |
B.人口出生率高 |
C.医疗水平高 |
D.人口增长率低 |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脉,向南流至云南省南腊河口出境,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读“该流域人口密度、人口数量与高程分布图”及“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比例与坡向关系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信息显示( )
A.人口密度随高度变化并不明显 |
B.0~400米人口分布随高程增大迅速增加 |
C.5 000米以上可能有大片无人区 |
D.流域人口分布的态势是南疏北密 |
A.太阳辐射能 | B.土地利用方式 |
C.水能资源 | D.年降水量 |
A.与村相比乡镇选址更趋向采光好的方向 |
B.坡向对居民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水时间上 |
C.居民点在坡向的选择上与山体走向无关 |
D.乡镇级居民点分布比例最少的是正北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