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变化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性别比为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
表:
【小题1】从表中可以得出,在各类人口中,绝对数增长最多的是()
【小题2】下列关于近10年来我国人口的变化特点中,叙述正确的是()
表:
| 人口总数 (亿) | 城市化 (%) | 性别比 | 1-14岁人口比重(%) | ≥60岁人口比重(%) | 文盲率 (%) | 流动人口 (万) |
第五次 | 12.658 | 36.22 | 106.74 | 22.89 | 10.33 | 6.72 | 14440 |
第六次 | 13.397 | 49.68 | 105.20 | 16.60 | 13.26 | 4.08 | 26139 |
【小题1】从表中可以得出,在各类人口中,绝对数增长最多的是()
A.城市人口 | B.女性人口 |
C.老龄人口 | D.流动人口 |
A.男性人口数量在减少 | B.流动人口的增长速度最快 |
C.人口结构在不断优化 | D.人口自然增长率总体偏高 |
下图是2001—2010年和2011—2016年我国四大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以县为单位)个数占比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01—2010年中部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个数占比高于西部地区的主要因素是
A.位置 | B.资源 | C.技术 | D.经济 |
A.人口快速增长 | B.产业转型升级 |
C.经济发展滞后 | D.交通条件完善 |
A.耕地资源压力减轻 | B.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 |
C.环境问题得以根治 | D.经济逐渐失去活力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迁移日渐频繁,老龄化现象也日趋严重。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年我国部分地区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统计图。

材料二 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养老压力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上面表格是2014年我国部分省区常住人口老龄化数据。
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指出,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1)由于人口迁移导致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不一致。分析我国人口迁移的空间特点,并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区造成的影响。
(2)据材料,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其原因。
(3)比较四川省和广东省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4)有人认为,我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就是放弃坚持30多年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多生多育,你是否认同这样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材料一 2016年我国部分地区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统计图。

省区 | 65岁以上人口比重/% | 省区 | 65岁以上人口比重/% |
重庆 | 13.25 | 安徽 | 10.53 |
四川 | 12.76 | 辽宁 | 10.22 |
江苏 | 12.25 | 广西 | 9.29 |
天津 | 11.46 | 浙江 | 9.2 |
山东 | 10.98 | 河南 | 8.93 |
上海 | 10.64 | 北京 | 8.58 |
湖南 | 10.57 | 广东 | 7.24 |
材料二 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养老压力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上面表格是2014年我国部分省区常住人口老龄化数据。
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指出,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1)由于人口迁移导致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不一致。分析我国人口迁移的空间特点,并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区造成的影响。
(2)据材料,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其原因。
(3)比较四川省和广东省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4)有人认为,我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就是放弃坚持30多年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多生多育,你是否认同这样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资料,归纳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特征。
(2)根据表格数据,描述上海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点。
(3)表格显示,上海在2000年(五普)之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请说明原因。
(4)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景观如下图中 (A、B、C、D)图所示,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该地景观的形成原因。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占全国的2.19%,GDP总量占全国的21.7%,城市人口比重达68%。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下图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分布示意图。

上海是该地区最重要城市。表格为“上海最近三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
| 四普 | 五普 | 六普 | |
普查年份 | 1990 | 2000 | 2010 | |
人口总数(万人) | 1334 | 1674 | 2302 | |
年龄构成(%) | 0-14岁 | 9.4 | 11.5 | 10.1 |
15-64岁 | 72.4 | 76.3 | 81.3 | |
〉65岁 | 18.2 | 12.2 | 8.6 |
(1)依据资料,归纳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特征。
(2)根据表格数据,描述上海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点。
(3)表格显示,上海在2000年(五普)之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请说明原因。
(4)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景观如下图中 (A、B、C、D)图所示,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该地景观的形成原因。

如下图为某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小题1】由图中数据可知( )
【小题2】导致外来人口迁入该国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3】该国可能是( )

【小题1】由图中数据可知( )
A.该国男女性别比例失衡 | B.外来移民人口数量超过本国人口数量 |
C.该国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 | D.移民缓解了该国人口老龄化趋势 |
A.人口老龄化 | B.家庭因素 | C.政治因素 | D.经济因素 |
A.中国 | B.巴西 | C.德国 | D.泰国 |
下图为2017年中印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国际上将20~60岁人口列为主要劳动年龄人口。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中国相比,2017年印度( )
A.60岁以上人口规模大 | B.主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 |
C.20岁以下人口比重大 | D.10岁以下人口比重小 |
A.就业压力大 | B.养老负担过重 | C.老龄化速度加快 | D.劳动力短缺 |
读贵州、江苏、四川、广东四省2007年与2017年人口相关数据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上述四省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④省2007年至2017年常住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3】有关①省人口增长和城市化水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关于上述四省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省北部是长三角产业转移承接区 | B.②省属于我国西气东输输出地 |
C.③省受台风影响大 | D.④省准静止锋主要发生在冬季 |
A.西部大开发 | B.人口合理容量增加 |
C.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 D.外出务工经商人数增加 |
A.人口增长模式为“高-高-低” |
B.人口增长受经济因素影响较大 |
C.省内各地区城市化水平差异小 |
D.城市化水平提高较快,贡献最大的是高新技术产业 |
读我国某地1998年和2011年数据变化表。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地人口合理容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小题2】能提高该区域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有
①扩大耕地面积 ②调整产业结构,扩大林牧业比重
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④迁入人口
年份 | 1998年 | 2011年 |
人口数量(人) | 4951 | 2964 |
人口合理容量(人) | 5160 | 4030 |
年人均产值(元/人年) | 2027 | 3460 |
河流含沙量(kg/m3) | 0.023 | 2.252 |
【小题1】该地人口合理容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环境承载力上升 | B.生态环境恶化 |
C.社会财富大幅度上升 | D.生活消费总量增加 |
①扩大耕地面积 ②调整产业结构,扩大林牧业比重
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④迁入人口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独生子女”政策和“全面二胎”政策下的人口总量变化趋势。
(2)与“独生子女”和“单独二胎”政策相比,说明“全面二胎”政策下的人口年龄构成及变化特征,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其对我国社会、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
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专家普遍认为此举有利于促进我国人口均衡发展。下图为我国不同生育政策下的人口总量趋势图和不同生育政策下的人口年龄结构图。


(1)简述“独生子女”政策和“全面二胎”政策下的人口总量变化趋势。
(2)与“独生子女”和“单独二胎”政策相比,说明“全面二胎”政策下的人口年龄构成及变化特征,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其对我国社会、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