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
(1)判断上海人口统计图中空白部分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名称。(2)据图归纳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
(3)分析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
(4)北京、上海、广州等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000年与201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数 2000年与2010年上海市人口年龄结构对比
A.人口呈负增长 | B.人口死亡率降低 |
C.劳动力日益紧缺 | D.人口严重老龄化 |
①服务设施齐全
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
④生态环境好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人口专家根据粤、苏、贵、桂四省区近二十年来的老年人口数量、自然增长率、省际人口迁移、经济发展水平等资料数据,预测了2050年四个省区老年人口比重的变化,下图所示为四省区老年人口比重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值。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图示变化趋势最主要的直接因素是
A.老年人口数量变化 |
B.自然增长率的变化 |
C.省际人口迁移差异 |
D.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
①劳动力不足 ②就业困难 ③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④环境人口容量降低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材料一:我国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图

材料二:国家统计局报告称: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为2.30亿,同比上年年末增加 828万人,流动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
材料三: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年龄中位数是一种位置的平均数,它把人口分为两个数目(按年龄)相等的部分,一半在中位数以上,一半在中位数以下。下表示意2010年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
国家 | 日本 | 巴西 | 瑞典 | 尼日利亚 | 中国 | 韩国 | 世界 |
平均年龄中位数 | 44.6 | 28.9 | 41.7 | 15.2 | 35.2 | 37.9 | 28.4 |
(1)简述材料一中反映近年来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说明变化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述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迁移)的形式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3)预测我国年龄中位数未来的变化趋势,并简述推测理由。
读下列“某地1992年--201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净迁入率)的变化统计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期间该地区人口变化情况是
A.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
B.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
C.人口数量最少的年份是1992年 |
D.人口总量最多的年份是2013年 |
A.该地区劳动力短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
B.净迁入率的变化导致该地区出现大量失业人口 |
C.净迁入率的变化减缓了该地区人口老龄化速度 |
D.该地区净迁入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增长率下降 |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性别比例 | B.医疗水平 |
C.教育程度 | D.年龄结构 |
A.人口迁移加剧 | B.劳动力渐不足 |
C.人口分布不均 | D.社会负担减轻 |
A.大量增加劳动力 | B.缓解人口老龄化 |
C.刺激消费,拉动经济 | D.减少人口迁移数量 |
【小题1】地中海型农业区广泛分布的宗教有
①基督教 ②佛教 ③伊斯兰教 ④道教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①基督教 ②佛教 ③伊斯兰教 ④道教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A.属于南亚文化圈 | B.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
C.居民普遍使用刀叉 | D.圆顶尖塔的建筑为特色文化景观 |
作为上海发展十分重要的五年,上海在“十三五”建议稿中牢牢把握底线思维。底线一:守住常住人口规模底线,就是把常住人口不超过2500万作为长期调控目标。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有关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科技的发展,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人口容量是无限的 |
B.人口容量主要决定于生存空间的大小 |
C.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人口容量影响很大 |
D.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很小 |
①超出本地区范围过度索取资源,发展生产
②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
③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加快人口的增长,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