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就学与就业压力减轻 | B.养老金支付总额减少 |
C.降低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 | D.人口性别比恢复正常 |
“全面二孩”政策落地第四年,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人口数据,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较上年减少约200万,为连续第二年下降。“全面二孩”政策累积效应下,广东人口出生数超越山东,成为新晋榜首,而山东这一“二胎”大省,则“佛系”了。各地出生率与人口流动也存在一定正相关关系,即人口净流入地区的人口出生率也相对较高,反之亦然。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近几年中国出生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计划生育政策限制 | B.民众生育观念的改变 |
C.人口基数逐年减少 | D.医疗卫生保健制度健全 |
A.教育水平高 | B.处于生育年龄 | C.人口数量大 | D.经济收入高 |
A.人口基数大 | B.政策更宽松 | C.经济水平高 | D.矿产资源丰富 |
人口负担系数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依据该系数可将人口发展阶段分为“人口红利期”、“盈亏平衡期”、“人口负债期”。如图为“1950-2050年日本和中国人口负担系数统计及预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人口负担系数变化较大 | B.日本人口红利期明显短于中国 |
C.人口负债主要因老龄化所致 | D.中国目前人口红利呈缩小趋势 |
①短期人口红利期延长
②长期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
③短期人口负担系数上升
④消除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和迁移出现不少 “反向现象”,例如:“反向春运”和“城归”。“反向春运”是指老家的父母或亲人到子女工作的城市过年,春节后再返回老家。 “城归”是指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
据此完成下面各题。【小题1】“反向春运”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 ( )
A.降低了社会治安管理的难度 | B.解决了城市用工短缺的问题 |
C.一定程度缓解了春运紧张的局面 | D.促进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
A.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
B.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
C.城市产业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
D.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 B.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
C.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 D.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
武汉市为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2018年7月14日在网上公布了大学生留汉落户试行政策通知:留汉大学毕业生年龄不满40周岁的,可凭毕业证申请登记为武汉市常住户口,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不受年龄限制。
【小题1】武汉市实施这一政策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 )
A.扩大城市人口规模 | B.减轻农村人口压力 |
C.吸纳高端人才 | D.城乡均衡发展 |
①减缓人口老龄化速度 ②增加城市发展活力 ③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④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2019年央视春晩《“儿子”来了》让人们认识到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表为中国三个区域人口老龄化变动情况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形成三个地区老龄人口相对份额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增长 | B.人口基数 | C.自然环境 | D.人口迁移 |
A.2005年至2010年东部沿海地区老龄人口比重下降是由于出生率提高 |
B.西部地区老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表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快 |
C.中西部地区人口大量迁出到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带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化 |
D.全国老龄人口比重上升的原因是人口寿命延长及出生率低 |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18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0.94‰,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相比于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减少了200万,人口出生率是近几十年来最低。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人口出生率的变化将最先影响到劳动力的
A.职业 | B.年龄 | C.性别 | D.数量 |
A.育龄妇女人数少 | B.劳动力严重不足 |
C.生育观念的变化 | D.人口老龄化严重 |
A.提高育龄妇女文化水平 | B.强化政府生育服务职能 |
C.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 D.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机会 |

A.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 B.人口政策的有力实施 |
C.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 D.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 |

【小题1】图中反映我国
A.60岁以上人口已高达30% |
B.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
C.劳动人口比重将下降 |
D.2035年后退休人口多于劳动人口 |
A.RS | B.GPS | C.GPRS | D.G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