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经济圈包括日本、朝鲜、韩国、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中国和蒙古的东部地区。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亚经济圈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随着丙所在国家城市化的逐步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严重,该国务农人口更是呈现出快速老化的趋势。有统计资料显示,如今在该国的农民中,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七成,70岁以上的老人也占据半壁江山,只有8.5%的农民在39岁以下。

材料三:材料一中乙方框区域放大图


(1)写出材料一中丙地所在国家的农业地域类型名称,并分析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征。
(2)材料一中,甲、乙、丙三地季风气候显著,分析其成因。
(3)写出材料一中甲、乙两个工业区域,哪个与鲁尔区的工业类型最为接近,并简述该工业区与鲁尔区区位条件差别。
(4)根据材料二,分析务农人口老龄化给丙所在国家的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5)根据材料三,分析乙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表为我国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不含港澳台地区)。

数据

大陆总人口(亿人)

 

 

   总人口年龄结构

每10万人中

 

 

总人口性别比

0~14岁(%)

15~59岁(%)

≥60岁(%)

大学生数(人)

第五次

12.6583

106.74

22.89

66.78

10.13

3611

第六次

13.3872

105.20

16.60

70.14

13.26

8930

 

 
【小题1】第六次人口普查和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其变化比率最明显的是
A.青壮年人口B.老龄人口C.接受高等教育人数D.城镇人口
【小题2】连续两次人口普查数据,说明我国
A.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显著B.人口性别比进一步失衡
C.社会负担明显加重D.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关于长株潭城市群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株潭城市群空间城市化的过程示意图。


材料二:长沙、株洲、湘潭城市人口统计表


(1)根据图文信息,简述近十年长株潭地区城市化发展特点。   
(2)根据长株潭城市人口统计信息,分析该城市群在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3)有人根据土地资源、供水总量和GDP推算出长株潭最适人口容量2010 年为405.55 万~413.23 万人,2020 年为510.65 万~552.95 万人。请分析为什么用这三项指标来推算最适人口容量,目前长株潭城市群现有人口已超过推算的最适人口容量,长株潭城市群要提高人口容量,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历史和现实都说明,人口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的迁移,都会引起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一系列变化。读某年人口增长率的国际比较图,回答问题。

(1)简述图中国家人口增长率的特点。
(2)中国与印度同为发展中国家,可中国的人口增长率不到印度的一半,请简述其原因,并说明人口增长与哪些因素有关。
(3)美国属于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可是美国的人口增长率比中国还高,试述其原因。
(4)美国陆地面积约937万km2,人口超过3亿,人口密度约33人/km2,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之一。美国大约有1/4的土地用于农业及城市、道路筹建设用地。美国人消耗了全球23%的能源、15%的肉类和28%的纸张,人均产生的垃圾和排放的二氧化碳分别是世界平均的2倍和5倍。美国人口超过3亿是否会对全球的资源与环境带来压力?综合考虑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谈谈你的看法。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正常情况下,每出生100个女孩,相应出生103—107个男孩。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开始持续偏高。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2400万。


(1)据图归纳1990年—2011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现状和变化特点。
(2)简述我国近年来劳动力流动的特点并说明其对我国城乡发展的影响。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最新报道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可承载的人口正在接近极限。


【小题1】上海的人口容量正接近极限,影响其人口容量首要的因素是
A.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B.地区开放程度
C.人均资源消费水平D.科学技术水平
【小题2】与2010年相比较,2012年
A.总人口增长率等于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B.非本市户籍常住人口增长了6.9%
C.户籍人口增长率等于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D.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得到解决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地区不同时期人口年龄结构图”。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两题。

【小题1】1991年与1951年相比,该地区( )
A.60 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B.40~60 岁人口比重保持不变
C.20~40 岁人口比重下降D.0~5 岁人口比重上升
【小题2】2031年该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特征是( )
A.少儿人口比重大B.老龄人口比重大
C.人口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形D.男女人口数相等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中国人口相关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1)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时间为2000年11月1日(2)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材料二:中国人口分布图

材料三:2005年和2050年(预测)我国人口金字塔图

备注:横轴为该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1)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当前的主要人口国情。
(2)分析我国人口空间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3)试根据人口金字塔图分析,我国2005年至2050年人口年龄结构将发生的主要变化及2050年我国可能出现的主要人口问题。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 139万人,比2000年增11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小题2】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
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D.人均耕地减少
【小题3】该现象会
A.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B.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
C.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D.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关于中国人口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图”。


材料二 国家统计局报告称,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为2.3亿,同比上年年末增加828万人,流动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

材料三 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年龄中位数是一种位置的平均数,它把人口分为两个数目(按年龄)相等的部分,一半在中位数以上,一半在中位数以下。下表示意2010年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


(1)材料一反映我国人口变化有何特点?说明变化原因。
(2)根据材料二,简述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
(3)预测我国年龄中位数未来的变化趋势,并说出其原因。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