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金字塔的类型不仅能显示一个国家的人口结构与人口发展阶段,同时也能反映该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读人口金字塔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上述四种类型的人口金字塔图,若按人口发展阶段的前后排列,其正确的顺序是
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
C.甲乙丁丙D.甲丁丙乙
【小题2】下列国家中,2009年的人口年龄结构分别与丙、丁两图最相似的是
A.丹麦、孟加拉国B.德国、巴西
C.日本、肯尼亚D.美国、菲律宾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列图表为我国某省2000年第五次和2012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城镇人口
乡村人口
总人口
第五次
人口(万)
2276.51
2400.47
4676.98
比例(%)
48.67
51.33
第六次
人口(万)
3354.06
2088.63
5442.69
比例(%)
61.62
38.38
 

【小题1】根据以上信息判断该省关于人口发展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现阶段该省人口的再生产类型为“高低低”模式
B.现阶段该省人口的再生产类型为“高低高”模式
C.现阶段该省人口的再生产类型为“低低高”模式
D.现阶段该省人口的再生产类型为“低低低”模式
【小题2】下列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A.该省城市化水平较高,在我国属于经济较发达地区
B.15岁-64岁人口比重高,该省人口未出现老龄化现象
C.该省在10年间人口的增长主要是自然增长
D.该省少年儿童比重大,在我国属于经济较落后地区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的因素。人口的发展会深刻地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十大人口国家的部分人口统计数据表与世界近现代人口迁移流动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世界人口发展与人口结构金字塔类型图

(1)材料所述当今世界十大人口国家中,人口发展模式中属于“高增长阶段”的国家是,人口规模趋于缩小的国家是。

(2)据材料可知,我国已开始进入人口发展模式中“低增长阶段”,但人口增长的压力依然巨大。解释造成该现象的原因。

(3)据材料分析俄罗斯的人口问题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人口政策。

(4)一些评论家认为,美国的人口发展比较理想,其规模突破3亿大关也象征着美国比俄罗斯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上更具活力。据材料分析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及其原因。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示意台湾省1987年、1997年和2007年的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三幅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abcB.bcaC.cbaD.cab
【小题2】从1997年到2007年的人口变化过程能够明显反映台湾省
A.人口出生率下降
B.人口死亡率不断上升
C.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
D.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澳大利亚(图1)和印度(图2)略图及两国的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澳大利亚国土面积768万平方公里,人口1 800多万人。澳大利亚十分重视提高畜牧业的科研水平,对畜牧业的科研给予较高的资金投入。

材料二:印度国土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 2.1亿人。澳大利亚最大钢铁公司在印度投资建立多家工厂,以满足印度汽车制造商和建筑商对钢材的大量需求。


(1)分析A地区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2)分析印度吸引澳大利亚钢铁公司建厂的主要区位因素。
(3)近年来人口由印度向澳大利亚迁移数量增多,请从迁入地和迁出地两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分析其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图为“我国1970—2010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1970—2000年间人口变化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出生率基本保持不变,死亡率不断下降,自然增长率也不断下降
B.人口增长模式完成了高高低特征向三低特征的过渡和转变
C.1975—1985年期间,我国人口数量先增后降
D.1985—2000年人口变化显示了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
【小题2】根据2000年—2010年间人口变化特点,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的增长与环境、资源相适应
B.仍面临着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带来的问题
C.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养老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
D.人口变化特点与人口迁移密切相关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表我国某省某年人口数及构成(单位:万人),读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省年城市化水平约为()
A.57.5%B.42.4%C.74.3%D.25.7%
【小题2】在右上图中,能正确表示该省年人口年龄构成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读下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分析1982—2010年间我国流动人口的数量变化特点。
(2)据表,从全国八大经济板块区看,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是哪一地区?分析该地区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的正负效应。
(3)2005—2010年间,我国流动人口在地区分布上有何变化趋势?分析其原因。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2012年是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重治理年。人口性别比指的是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数。下图为1998年—2000年我国迁移人口和未迁移人口的性别比。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迁移人口中,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50%以上的年龄段( )
A.10岁~20岁B.30岁~52岁
C.23岁~65岁D.28岁~60岁
【小题2】上海市是劳务输入较大的地区之一,人口迁入对上海的影响( )
A.造成人才流失B.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C.造成失业人数增多D.利于城市化建设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回答问题。

【小题1】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C.195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小题2】图中代表非洲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