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目前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有哪些?(3分)
(2)中国于20世纪末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原因有哪些?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措施有哪些?(5分)
(3)结合三种生产概念图,分析人口快速增长的影响。(4分)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
城市化水平(%)
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
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
全国
1.00
52.57
1.00
1.00
青海
0.86
47.44
0.14
0.95
河南
0.82
42.43
7.74
1.07
黑龙江
0.93
56.90
1.00
0.29
浙江
1.65
63.20
0.83
2.56
 
【小题1】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人均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
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
C.人均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
【小题2】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
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
【小题3】四省中关于所在地地域文化描述正确的是()
A.青海主要位于青藏高原文化区,农业以畜牧业和绿洲农业为主,尤以优质棉花和甘甜的瓜果著称
B.河南主要位于华北平原文化区,饮食多面食,服饰多为棉装,传统民居为泥草房和泥瓦房
C.黑龙江位于东北黑土文化区,位于温带森林草原地区,棉、皮服饰,饮食多杂粮,民间文艺代表是泼辣幽默的东北二人转
D.浙江主要位于华南妈祖文化区,有干湿季之分,米食为主,崇拜海神,敬奉妈祖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如下图甲、乙丙表示三个不同地域,有关甲、乙、丙三地域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农村到城市,是由于文化教育引起的迁移
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是由于收入差距引起的迁移
C.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D.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图为1971-2009年世界、东亚、中国“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和“GDP增长率(%)”变化曲线。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表示东亚数据曲线的是()
A.Ⅰ、①B.Ⅱ、②
C.Ⅱ、③D.Ⅲ、①
【小题2】关于图中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A.图中显示我国人口负担均较重
B.东亚经济增长高于世界水平
C.图中显示我国经济增长率(GDP)与人口变化呈相关性
D.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与经济(GDP)增长呈正相关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表数据为“江苏省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表”。
 
2000年
2010年
全省总人口(万人)
7438.3
7865.6
人口比例(%)
苏南
33.71
41.38
苏中
23.12
20.80
苏北
43.17
37.82
 
【小题1】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正确的判断是()
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
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
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
【小题2】2010年苏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比苏北高的主要原因是:()
A.苏南经济发展水平比苏北高
B.苏南人口出生率比苏北高
C.苏南的矿产资源比较丰富
D.苏南的水热资源比较丰富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0年,上海市近郊区与远郊区人口密度分别为每平方千米4684人和1388人,比2000年分别增长80.2%和61.4%。郊区人口密度增幅远高于城区。上海市郊区和城区人口密度的变化反映(   )
A.城区人口集聚效应急剧下降
B.城区人口集聚效应比郊区弱
C.远郊区人口集聚效应比近郊强
D.近郊区人口集聚效应比远郊强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 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
A.说明2009年人口平均年龄低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表示1998~2008年期间,甲、乙、丙、丁四个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四条曲线的描述,最合理的是()
A.甲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日趋缓慢
B.乙城市人口问题最严峻
C.丙城市人口总量不断增加
D.丁城市的工业化水平最低
【小题2】与我国东部沿海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变动情形最相似的是()
A.甲城市B.乙城市
C.丙城市D.丁城市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表,完成下题。
 
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
城市化水平(%)
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
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
全国
1.00
52.57
1.00
1.00
A
0.86
47.44
0.14
0.95
B
0.82
42.43
7.74
1.07
C
0.93
56.90
1.00
0.29
D
1.65
63.20
0.83
2.56
 
【小题1】据表可判断:()
A.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
B.C省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
C.B省发展耗水型产业的条件最佳
D.D省城市人口数量最多
【小题2】表中A、B、C、D代表的省区依次是:()
A.青海、黑龙江、河南、浙江B.河南、青海、浙江、黑龙江
C.青海、河南、黑龙江、浙江D.河南、青海、黑龙江、浙江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东部某市2000~2014年人口增长率变动及未来2年预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所示2000-_2016年中,该市人口总量达最大值的年份是()
A.2000年B.2006年
C.2014年D.2016年
【小题2】2008年后人口械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的原因可能是该市()
A.产业转移和升级B.城市居住用地紧张
C.出现逆城市D.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