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年龄可将老年人口分为年轻老年人(60~69岁)、中年老年人(70~79岁)和高龄老年人(80岁及以上)。下图为我国某省2000~2050年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口变动统计图(含预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据图可知,该省()
【小题2】目前,该省()
【小题3】适应人口变化,未来该省应大力发展()

【小题1】据图可知,该省()
A.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2030~2040年所占比重快速增加 |
B.60~69岁老年人口在2025年所占比重最小 |
C.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变化剧烈 |
D.2025年以后,老年人口的增加主要表现为中年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的增加 |
A.少年人口抚养比上升 | B.人口平均寿命延长 |
C.人口生育率上升 | D.劳动力出现短缺 |
A.文化教育产业 | B.建筑、房地产业 |
C.休闲、医疗、保健服务业 | D.交通、贸易产业 |
读我国某城市2013年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是( )
【小题2】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 )

【小题1】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是( )
A.女性人口少于男性人口 |
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
C.以青壮年人口比重最大 |
D.与该市原有人口的年龄构成相似 |
A.缓和了当地就业的紧张局面 |
B.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
C.减少了该市被抚养人口的数量 |
D.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
读“世界不同生产力水平国家人口增长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A类国家人口再生产的特点是()
【小题2】近年来,A类国家中部分国家的人口死亡率有所上升,原因可能是()

【小题1】图中A类国家人口再生产的特点是()
A.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A.生活质量和医疗卫生水平下降 | B.人口老龄化 |
C.环境恶化 | D.战乱频繁 |
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读图回答:(14分)

(1)分析图一,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 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区。(2分)
(2)分析图二,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 。(4分)
(3)分析图三.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40 %的大洲中,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 洲。(2分)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 地区、 纬度地区和 地区的趋向性。(3分)
(5)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判断,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多项选择)( ) (3分)

(1)分析图一,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 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区。(2分)
(2)分析图二,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 。(4分)
(3)分析图三.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40 %的大洲中,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 洲。(2分)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 地区、 纬度地区和 地区的趋向性。(3分)
(5)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判断,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多项选择)( ) (3分)
A.朝鲜半岛 | B.青藏高原 |
C.刚果盆地 H.加拿大东南角 | |
D.恒河平原 | E.亚马孙平原 |
F.西欧平原 | G.美国阿拉斯加 |
下图是某地区人口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1996年该地区人口增长模式是()
【小题2】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小题1】1996年该地区人口增长模式是()
A.“高—高—低”模式 | B.“高—低—高”模式 |
C.“低—高—低”模式 | D.“低—低—低”模式 |
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 B.中国东部 |
C.印度 | D.孟加拉国 |
目前,全国各地陆续启动实施“单独二胎”政策,这将对我国未人口产生影响。图为“我国四省(区)不同时期人口年龄构成图”。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单独二胎”政策实施10年后,丙省D.“用工荒”问题会得到部分缓解( )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00年—201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增加最多的是甲省区 |
B.2000年—2010年乙省区老龄化进程最快 |
C.2000年—2010年丙省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减少 |
D.2000年丁省区0—14岁人口总数最大 |
A.应继续推进养老产业发展 | B.城市化水平得以提升 |
C.人口老龄化问题得以解决 D. “用工荒”问题会得到部分缓解 |
常住人口指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口(居住半年以上),它包括户籍人口、常住本地的外地人口和户口待定人口。下面图表为我国某市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该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1%。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小题1】下列有关表格数据变化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该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年份 (年) | 常住人口 (万人) | 人口 性别比 | 户均人口数 (人) | 农村人口比重(%) |
2000 | 358.30 | 100.58 | 3.38 | 62.03 |
2010 | 450.17 | 101.65 | 2.88 | 46.67 |
【小题1】下列有关表格数据变化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性别比变大是因为自然增长率低 |
B.农村人口比重减小是因为外来人口主要流向城市 |
C.户均人口数减少是因为人口死亡率的上升 |
D.常住人口的增长率较高是因为出生率高 |
A.15~59岁人口比重明显提高,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
B.0~14岁人口比重明显减小,可减少幼儿教育经费投入 |
C.60岁以上人口数量增加最多,说明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
D.人口平均年龄下降明显,导致环境压力增大 |
近日有关网站报道:江苏省农业大县如东县成为我国最“老”的县,由于该县比全国提前10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比全国提前20年进入老龄化,去年如东60岁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28%。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如东县人口老龄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计划生育政策 ②人口迁移 ③教育及生活、医疗条件的进步 ④自然灾害
【小题2】如东县人口老龄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小题1】有关如东县人口老龄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计划生育政策 ②人口迁移 ③教育及生活、医疗条件的进步 ④自然灾害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增加 | B.中小学校的数量减少 |
C.社会养老压力减小 | D.劳动力素质下降 |
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
【小题1】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我国三江平原水稻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打破了传统的“南稻北麦”格局,三江平原可以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原因是()
| 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 | 城市化水平(%) | 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 | 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 |
全国 | 1.00 | 52.57 | 1.00 | 1.00 |
青海 | 0.86 | 47.44 | 0.14 | 0.95 |
河南 | 0.82 | 42.43 | 7.74 | 1.07 |
黑龙江 | 0.93 | 56.90 | 1.00 | 0.29 |
浙江 | 1.65 | 63.20 | 0.83 | 2.56 |
【小题1】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人均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 |
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 |
C.人均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
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 B.日出最早,光照充足 |
C.地势低平,黑土广布 | D.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