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抚养比是将劳动年龄人口数作为分母,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作为分子得到的比值。如果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人口抚养比下降,就会带来人口红利,反之就没有人口红利。读“人口红利消失前后日本经济走势”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对图示信息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A.人口红利消失的“拐点”在90年代末期
B.人口红利与人口抚养比呈正相关关系
C.人口抚养比与经济增速呈正相关关系
D.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导致人口红利消失
【小题2】我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避免日本式的经济发展停滞,宜采取的措施是()
①减缓城市化进程,培育农村市场
②鼓励生育,不断降低人口抚养比
③适时调整生育政策,保持适当的人口抚养比
④着力发展科技,改善经济增长方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0年11月1日,我国开始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与前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此次人口普查难度更大,其主要原因是()
①我国人口分布不均衡性加大 ②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③国内人口流动的规模和频率增加  ④人口普查的项目增多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小题2】前五次人口普查是在普查前采用人工画图的方式获取普查小区的平面图,为了克服人工画图不够准确且不能重复利用以及普查员工作强度大的缺点,本次人口普查运用的新技术手段是()
A.RSB.GPS
C.GISD.GPRS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1970—2010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关于1970—2000年间人口变化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出生率基本不变,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下降
B.人口增长模式完成了原始型向现代型的过渡和转变
C.1975—1985年期间,我国人口数量先增后降
D.1985—2000年人口变化显示我国在人口增长控制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
【小题2】关于2000年—2010年间人口变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的增长与环境、资源相适应
B.面临着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带来的问题
C.应建立合理的养老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
D.人口变化特点与人口迁移密切相关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1951~2000年,该国
A.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
B.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波动上升趋势
C.对国外劳动力需求增多,人口净迁入
D.人口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小题2】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
A.可能位于欧洲,城市化水平高
B.20世纪50年代开始老龄化严重
C.20世纪6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
D.20世纪末儿童人口比重大,自然增长快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上海市人口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2002年到2003年上海市的人口增长率为
A.3.96‰B.-3.2‰
C.5.99‰D.-5.8‰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总和生育率是指一个地区育龄妇女终生平均生育子女的个数,总和生育率为2.1(世代更替水平)是维持下一代人口与上一代数量上持平所必需的,是许多发达国家鼓励生育要达到的目标;1.5 则是敲响了人口结构危机的警钟。下表为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及各省份的总和生育率(2010)统计表。此表反映出我国
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及各省份的总和生育率
北京
0.7067
内蒙古
1.0708
宁夏
1.36265
上海
0.73665
四川
1.0751
青海
1.3701
辽宁
0.7409
山西
1.0951
江西
1.3851
黑龙江
0.7514
福建
1.1195
云南
1.4098
吉林
0.76
重庆
1.1643
湖南
1.41715
天津
0.9128
山东
1.1663
安徽
1.48155
浙江
1.01705
甘肃
1.2779
海南
1.51265
西藏
1.0496
河南
1.3011
新疆
1.52885
江苏
1.05385
河北
1.31065
贵州
1.74785
陕西
1.0545
湖北
1.34075
广西
1.78975
广东
1.0644
全国
......................
1.1811
 
A.人口增长缓慢,影响经济发展
B.人口抚养比低,养老社保与医保压力小
C.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
D.放开生育限制迫在眉睫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图为某地理要素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题。

【小题1】若y轴表示某国人口数量,且符合人口自然增长的一般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③阶段人口数量一定已达环境人口容量
B.①阶段人们生育意愿较低
C.②阶段人口增长特点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D.③阶段社会负担明显减轻
【小题2】若y轴表示某国城市人口比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阶段工业化速度加快B.②阶段城市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C.③阶段大城市中心人口激增D.①阶段城市等级体系已形成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表为浙江省第五次(2000年)和第六次(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比较表。表中人口为常住人口,其中 2010 年全省常住人口中省外流入人口为 1182 . 40 万。读表回答下列题。

【小题1】由材料可知,浙江省2000年至2010 年()
A.人口自然增长率增高,人口增长较快
B.人口出生率增高,老龄化速度减缓
C.农村人口大量外迁,导致农村人口减少
D.省外年轻人口大量迁人,人口总量增幅较大
【小题2】下列因素中,对浙江省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影响最小的是()
A.生产力水平B.宗教信仰
C.人口迁移D.国家政策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自2000年以来,深圳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打造“深圳质量”,构建以“高新软优”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投资方向,下表是深圳市人口数据表,分析完成以下问题。
 
出生率(‰)
死亡率(‰)
户籍人口(万人)
常住人口(万人)




2000年
14.68
2.55
65.21
59.71
346.41
354.43
2012年
19.38
1.38
151.15
136.47
561.40
474.39
 
【小题1】深圳市的出生率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12.13‰ ,死亡率又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7.08‰,是因为
A.人口平均寿命长,故死亡率低
B.老年人口比重低,故死亡率低
C.育龄妇女的生育率高,故出生率高
D.经济发达,需要大量劳动力,故出生率高
【小题2】深圳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性别结构都由“男少女多”转为“男多女少”,反应了
A.深圳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了对不同性别人口的需求变化
B.深圳市婴儿性别比偏高导致男性比例偏高
C.按照趋势,深圳市未来女性劳动力严重短缺
D.按照趋势,深圳市未来男性劳动力会大量富余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某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持续增长,下图示意该地区25人/km2等人口密度线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对该地区人口分布的描述是
A.西北多东南少B.南多北少
C.东南多西北少D.北多南少
【小题2】若A地人口密度高于周边区域,其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水源充足B.交通便利
C.地势高峻D.资源开发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