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我国四次人口普查金字塔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与1953年相比,2000年0~4岁男性婴幼儿人口比重下降了大约    %。(1分)
(2)201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8.87%,数据表明我国出现了  
(人口问题),解决该人口问题的主要措施有   、    。(3分)
(3)读1953年、1982年人口金字塔图,说明0~4岁与5~9岁两个年龄段人口比例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
 
差异
原因
1953年
0~4岁婴幼儿比例   (高/低)于5~9岁儿童比例
 
1982年
0~4岁婴幼儿比例   (高/低)于5~9岁儿童比例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地2013年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
A.人口的老龄化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
【小题2】图中甲至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 )
A.甲、乙B.甲、丙C.乙、丙D.乙、丁
【小题3】近几年,由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的估计,截至到2013年1月4日,全世界有70.57亿人,向全世界敲响了人口警钟,这引起了各国对人口问题的忧虑。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2000~2010年间,关于中、美两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人口增长率高于美国
B.鼓励中国男性移民美国是解决两国性别构成不合理的可行措施
C.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快于美国
D.中、美两国15~64岁年龄段的人口比重都很高,劳动力都很富余
【小题2】老龄化是中、美两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老龄化是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B.中、美两国老龄化产生的原因相同
C.相对于美国,我国老龄化水平还很低,老龄化的压力还不大
D.我国“未富先老”,应提高青少年的比重,从而降低老年人的比重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1984~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动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图中可看出,这一时期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A.波动上升B.稳定上升C.稳定下降D.没有变化
【小题2】促使我国这种人口大量流动的主导因素是
A.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
B.1984年,国家放宽对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等政策
C.城乡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D.城市生活环境质量好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列柱状图(资料:第四次、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回答:(10分)
(1)上海市人口增长幅度超过全国平均增长幅度,从人口增长考虑,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分析其对上海发展的有利不利影响。

(2)与全国相比,在人口年龄结构中,上海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_______    ___
并由此带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利影响。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成为一个时代名词,而所谓“421” 这种“倒金字塔”的家庭结构也越来越多,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421家庭”中的“2”当前主要指哪一年龄段的人群
A.60后B.70后C.80后D.90后
【小题2】“421家庭”的增多,出现的社会现状是
A.人口红利优势明显B.社会养老负担加大
C.小孩教育问题容易D.中间层工作压力小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人口流动数量饼状图。

材料二 下表为2008年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指标(%)。
 
自然增长率
总增长率
北京市
-0.015
5.292
河南省
0.564
0.562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1分)
(2)北京市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 ;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是
引起的。(2分)
(3)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3分)
(4)目前我国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4分)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示意2006年辽宁、湖北、贵州、江苏四省部分人口数据,(迁入指数:某地区迁入人口数/全国各地区迁入人口数的总和)。读图,完成各题。

【小题1】图中四地可能为贵州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④人口迁入指数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因素B.政治因素
C.自然增长率高D.人口老龄化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1年初,陕西省一场为期十年,移民规模远超三峡工程的大迁徙计划正式启动,移出地区主要是地质灾害多发和极端贫困缺水的山区,涉及280万人(其中陕南240万人、陕北39.2万人),预计耗资1 100亿元。读“陕西省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小题。

【小题1】陕西省①地区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势平坦,开发历史悠久
B.地势较高,土质疏松,便于耕种
C.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适宜
D.濒临海洋,海陆交通便利
【小题2】有关陕西省大规模生态移民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迁出区环境承载力低
B.通过移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C.移民后移出区环境人口容量增大
D.生态移民是尊重自然规律的必然选择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上海市2005年外来常住人口总数量最多的地区是()
A.中心城区B.东、北部郊区
C.西、南部郊区D.不确定
【小题2】图示期间影响外来常住人口增长幅度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B.地价C.人口出生率D.环境质量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