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11年初,陕西省一场为期十年,移民规模远超三峡工程的大迁徙计划正式启动,移出地区主要是地质灾害多发和极端贫困缺水的山区,涉及280万人(其中陕南240万人、陕北39.2万人),预计耗资1 100亿元。读“陕西省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小题。
【小题1】陕西省①地区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势平坦,开发历史悠久
B.地势较高,土质疏松,便于耕种
C.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适宜
D.濒临海洋,海陆交通便利
【小题2】有关陕西省大规模生态移民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迁出区环境承载力低
B.通过移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C.移民后移出区环境人口容量增大
D.生态移民是尊重自然规律的必然选择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07-23 12:23: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④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同类题2
日本以不足2%的世界人口、以0.25%的世界面积,创造了17%的世界财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单位面积看,日本的环境人口容量远高于我国,主要得益于( )
A. 矿产资源丰富 B. 科技发展水平高
C. 气候条件优越 D. 生活消费水平低
【小题2】下图为人口适度曲线图,1~18表示不同时间段。当日本处于第Ⅲ阶段时,制约其适度人口数继续增加的关键因素是( )
A. 生产力水平 B. 社会体制
C. 资源(土地、水等) D. 科技水平
同类题3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资源
B.科技 发展水平
C.地域的开放程度
D.消费水平
同类题4
下左图为示意人口容量值与要素之间的关系,横轴表示各制约因素的影响程度,下右图为“木桶短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对图中相关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人口合理容量
B.乙为环境人口容量
C.人口容量与资源、科技等呈正相关
D.人口容量与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小题2】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人口容量不具有相对确定性
B.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地区的环境和资源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C.环境人口容量就是指环境承载力
D.环境人口容量就是人口合理容量
【小题3】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
A.四川—水力资源
B.新疆—水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
D.内蒙古—气候资源
同类题5
人口数量及其变化都会引发包括资源、环境、经济及社会等在内的一系列变化。历史和现实都说明,人口的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最适宜的人口数,被称为( )
A.环境承载力
B.环境人口容量
C.人口合理容量
D.地球环境容量
【小题2】下列各国中,环境承载力最小的国家是( )
A.日本
B.加拿大
C.德国
D.科威特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合理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