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人口流动数量饼状图。
材料二 下表为2008年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指标(%)。
自然增长率
总增长率
北京市
-0.015
5.292
河南省
0.564
0.562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1分)
(2)北京市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
;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是
由
引起的。(2分)
(3)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3分)
(4)目前我国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4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4-07-16 04:37: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近些年,我国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农村“空心化”有两种类型,一是农民在出行更方便的位置建新房,造成旧宅基地闲置,出现村落空间形态上的整体“空心化”;二是大量青壮年进城务工,使村落人口减少,出现人口“空心化”。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村民出行最不便利的村落可能是
A.李村
B.万村
C.王村
D.赵村
【小题2】有关农村“空心化”现象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结构合理
B.生态环境好转
C.土地资源浪费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同类题2
清代,华北饥民大批“闯关东”,主要原因之一是东北地区( )
A.制造业高度发达
B.有大量可开垦的土地
C.大量征兵抗战
D.畜牧业水平高
同类题3
近5年来我国的城乡对比关系已经开始出现新的现象。城镇化的条件开始出现改变,以前农村一城市单向的城镇化过程,可能会出现反向或双向的过程(下图)。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促使近5年来出现城乡人口流动变化的条件是( )
①城乡收入差距减小
②乡村交通通达度高于城市
③乡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④乡村生活节奏比城市悠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小题2】在农村一城市反向或双向流动过程中,出现了( )
A.虚假城市化
B.逆城市化
C.初期工业化
D.滞后城市化
同类题4
江苏是外来民工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沪宁线上的春运紧张程度可称得上铁路之最。近5年来,江苏省苏南地区各省辖市常住人口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增长,整个地区人口增长率为9.74‰,但苏中地区和苏北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则分别下降了2.05‰和1.33‰。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江苏省目前人口增长属于快速的自然增长阶段
B.苏南地区各省辖市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迁入人口的增加
C.苏北地区人口增长速度下降的根本原因是每年死亡人口大量增多
D.以上人口变化,说明由于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带来的人口流动,是各地人口增长的根本原因
【小题2】近年来,淮安地区大量人员涌向苏南,这种现象对淮安市的影响有( )
A.加剧了淮安市的人地矛盾
B.补充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C.造成部分人才外流
D.加大环境压力,造成环境恶化
同类题5
阅读A、B两地区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下列问题。
面积
(104km
2
)
人口数(万)来
出生率
(%)
死亡率
(%)
人均
GDP
(美元)
≥65岁
人口所
占比重
1995年
2005年
A
28
3000
2500
2.3
0.8
1000
6%
B
1.6
1500
2000
0.9
1.1
5000
11%
(1)B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____________%,其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
_ _
__模式,其死亡率比A高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
_
。
(2)A、B之间的人口流动方向主要是A→B,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自然环境 B.经济 C.家庭婚姻 D.求学
(3)A、B两地中多子多福观念较严重的可能是____________地。
(4)简述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