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男女出生率之比为106:100,而我国部分地区却达到120:100以 上 。造 成这 种 状 况 的 首 要 原 因 是
A.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B.生物学规律所决定的
C.严厉的人口政策所致D.男女出生率之比具有地域性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列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特点的是
A.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B.从旧大陆流向新大陆
C.定居移民增多,短期流动工人减少D.从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一些专家根据我国的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等条件,尤其是对我因耕地、草原和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预测我国人口合理容量为8亿—9亿人,如保证人民能获取所需营养,我国人口应控制在10亿人之内,如按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7亿之内。回答下面小题.
制约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科技发展水平B.对外开放程度C.土地资源状况D.生活消费水平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材料一:2008年春节热播的电视剧《闯关东》是一部宏观展现山东人闯关东历史的民族史诗。从清朝初期至新中国成立之前,迫于生计的大批华北穷苦百姓历尽艰辛,闯荡东北大地谋求生存。在这股移民大潮中,尤以山东人最多,是我国近代最大的一次移民浪潮,被称为“闯关东”。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由此导致了两地之间人口迁移的方向出现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闯关东按照是否跨越国界线属于  迁移;按照在国内跨越的界线它属于 迁移。
2、“闯关东”和“雁南飞”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什么。
3、“闯关东”和“雁南飞”时期对东北地区产生的影响分别是什。
4、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人口迁移是以开发和支援边疆建设为目的。80年代中期后,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人口外出的目的主要是:    和 ;国内人口流动主要由   部地区迁往 部沿海的省区和城市,以及工矿区。
5、“闯关东”这种现象会造成东北地区人口结构的怎样变化。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中间障碍因素。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①B.②C.③D.⑥
【小题2】近年来,我国派往海外留学生,学成不归国现象严重,这一现象对我国而言
A.可以缓解就业压力
B.可以减轻人口压力
C.造成人才流失
D.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小题3】2011年,利比亚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A.①
B.②
C.④
D.⑤
【小题4】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
A.①
B.②
C.④
D.⑥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1年,利比亚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A.①B.②C.④D.⑤
当前题号:6 | 题型: | 难度:0.99
下图是某校高一学生绘制的“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是(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④国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
A.“高—高—低”模式
B.过渡型人口增长模式
C.“高—低—高”模式
D.“低—低—低”模式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本世纪初我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用b表示,人口容量用c表示,能正确表示三者关系的是( )
A.a<c<bB.c<b<aC.a<b<cD.b<a<c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新中国人口自然变动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1950~2000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年份的数值约为:(   )
A.33‰B.43‰C.27‰D.15‰
【小题2】上世纪70年代我国出生率快速下降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医疗水平的进步
B.国家政策
C.育龄妇女数量的大幅度减少
D.生育观念的转变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分析A、B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国中人口老龄化严重的是    ,理由是 ;给该国带来什么影响:  
   。
(2)A、B两国中近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较大的是 ,已经进入低增长阶段模式的是     
(3)两国针对面临的人口问题而采取的人口政策分别是:A:  
B:      ;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