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1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草案废除了独生子女政策,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结合左图和右图,回答下列各问题。

【小题1】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主要依据是( )
【小题2】右图中,能够反映我国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的是( )

【小题1】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主要依据是( )
A.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 B.人口老龄化加剧 |
C.劳动力严重不足 | D.环境压力加大 |
A.①点 | B.②点 | C.③点 | D.④点 |
下图为“我国1982年、1995年和2014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1982年以来,我国人口的发展特点是( )
【小题2】2015年,我国决定实施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其原因有( )
①生育率过低 ②人口老龄化加速 ③性别比例失衡 ④就业困难

【小题1】1982年以来,我国人口的发展特点是( )
A.总人口逐年递减 | B.自然增长率越来越高 |
C.出生率快速增长 | D.低增长率、低死亡率 |
①生育率过低 ②人口老龄化加速 ③性别比例失衡 ④就业困难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读“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大的地区是 、 和 。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 。
(2)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3)四川省人口大量外迁对当地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1)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大的地区是 、 和 。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 。
(2)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3)四川省人口大量外迁对当地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下表反映我国土地人口承载力与生活类型的关系。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由上表可以看出( )
【小题2】提高我国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正确途径是( )
①控制人口数量 ②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提高人们消费水平 ④提高对外开放程度
生活类型 | 富裕型 | 小康型 | 宽裕型 | 温饱型 |
可承载人口(万人) | 85 358 | 93 894 | 104 330 | 117 370 |
【小题1】由上表可以看出( )
A.土地人口承载力具有相对确定性 |
B.土地人口承载力小于土地的人口合理容量 |
C.生活消费水平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
D.土地人口承载力与生活消费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 |
①控制人口数量 ②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提高人们消费水平 ④提高对外开放程度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读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的统计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需要计划生育的是( )
【小题2】图中标示的国家中,最需要鼓励生育的有( )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需要计划生育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列关于现代人口迁移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解决发达国家的老龄化问题 | B.可能促进发达国家的老龄化问题 |
C.使得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缓慢 | D.使得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大量减少 |
下图示意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中国1950-2050年(预测)老龄化人口(≥65岁)比重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中国老龄化进程中,有一段时期的老龄化人口比重增长较快,其原因很可能是
【小题2】为缓解日趋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国家实施了“全面二孩”政策,该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现阶段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中国老龄化进程中,有一段时期的老龄化人口比重增长较快,其原因很可能是
A.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
B.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死亡率降低 |
C.上世纪50、60年代人口的快速增长 |
D.上世纪70年代末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
A.青壮年负担加重 | B.劳动力数量增多,价格降低 |
C.教育和卫生等社会公共资源变得更加紧张 | D.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
我国沿海某地区2000-2015年总人口(包括流动人工)、户籍人口和城市人口变化如表1所示。2000年至2010年,人口迁入与迁出量大体相当,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表1所示时期内,该地区的人口变化特点是
【小题2】2010年后.该地区最可能出现了

【小题1】表1所示时期内,该地区的人口变化特点是
A.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 B.低出生率、高死亡率 |
C.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 |
A.经济负增长 | B.逆城市化现象 | C.产业结构调整 | D.环境容量缩小 |
近几年中国生育政策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的连续调整,对中国未来的人口结构将产生重要影响。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基数、生育水平、生育意愿的不同,这种影响具有区域差异性。下图示意我国2010~2030年不同人口政策下人口总量的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的时段可能出现在
A.2016~2018年 | B.2020~2022年 |
C.2024~2026年 | D.2028~2030年 |
A.社会抚养负担将减轻 | B.资源和社会环境压力加大 |
C.劳动力供给明显增加 | D.劳动力就业压力增大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1949年人口总数为5. 4亿,到1982年增长为10. 3亿。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材料二 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几十年后,中国人口出生率由1970年的3. 34%,下降到2012年的1. 21%,劳动人口增速已经低于总人口增速。2013年11月15日,中央宣布人口与生育政策调整,实施夫妇中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单独二孩”政策。
材料三 目前,全国符合再生育条件的单独夫妇有约1 100万对,截至2014年5月31日,全国提出再生育申请的单独夫妇只有27. 16万对。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若维持之前的生育政策不调整,会出现什么后果。
(2)“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提出再生育申请的单独夫妇并不多,试分析其原因。
材料一 我国1949年人口总数为5. 4亿,到1982年增长为10. 3亿。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材料二 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几十年后,中国人口出生率由1970年的3. 34%,下降到2012年的1. 21%,劳动人口增速已经低于总人口增速。2013年11月15日,中央宣布人口与生育政策调整,实施夫妇中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单独二孩”政策。
材料三 目前,全国符合再生育条件的单独夫妇有约1 100万对,截至2014年5月31日,全国提出再生育申请的单独夫妇只有27. 16万对。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若维持之前的生育政策不调整,会出现什么后果。
(2)“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提出再生育申请的单独夫妇并不多,试分析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