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国家,以不足2%的世界人口、0.25%的世界面积创造了17%的世界财富。它,就是日本。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小题。
【小题1】日本的环境人口容量远高于中国。主要得益于( )
①资源丰富 ②科技发展水平高 ③对外开放程度高④生活消费水平高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小题2】下图为人口适度曲线图,当日本处于第Ⅲ阶段时,制约其适度人口数继续增加的关键因素是( )
A.生产力水平B.社会体制
C.资源(土地、水等)D.科技水平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形高低起伏不平,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也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分析材料并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应该很大
B.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使得气候干燥,植被为荒漠,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最关键因素
C.西北地区地形起伏不平,使得交通不便利,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最关键因素
D.西北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发展落后,它是环境承载力小的最关键因素
【小题2】有关西北地区合理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合理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
B.西北地区合理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经济发展落后
C.西北地区合理人口容量小,原因有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
D.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不好,因此它的合理人口容量会永远很小
【小题3】当前,我国进行西部大开发,目的是合理利用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西部地区经济社会较快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使环境承载力变大
B.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人口迁移频率加大,其中主要迁移应该为自由迁移
C.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相信有一天,西北地区的人口增长率将会很低
D.西部大开发,使得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因此人口素质将会得到提升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回答小题。

【小题1】与2005年人口增长模式相符国家的特点最可能是 ( )
A.经济发展水平低B.老龄化人口比重低
C.城市化速度快D.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小题2】与1996年相比,2010年该地 ( )
A.人口大量外迁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本地劳动力相对不足D.城市化水平降低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结合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9分)
材料1: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本次普查结果显示:
全国总人口为1 339 724 852人(不包括港澳台),十年间增加了约7 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平均增长率下降了0.5‰。

我国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
材料2:我国总人口性别比已经由10年前的106.74下降为105.20;而出生人口性别比明显升高,达到了118.06。

1982~2010年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折线图
材料3:“2010年我国各地区占全国常住人口比重及变化图”。

(1)从甲图可以看出50多年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的特点为(3分) (  )
A.不断加快 B.不断减慢
C.先加快,后减慢  D.先减慢,后加快
(2)结合甲图中的数据可以判断目前我国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为(3分)    (  )
A.原始低增长阶段  B.高增长阶段
C.增长减缓阶段    D.低增长阶段
(3)材料2反映出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该人口问题会带来什么影响?(6分)
(4)根据材料3指出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并分析此种人口迁移带来的有利影响。(7分)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中新网2011年4月28日消息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今日发布。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 339 724 852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 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增长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男性占全国总人口51.27%,女性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到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1】材料中没有涉及的人口要素是 ( )
A.人口自然增长率B.性别比
C.人口总数D.人口年龄结构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10年增加7 390万人,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
B.我国人口性别比趋于不合理
C.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缓
D.男性增长速度和女性增长速度完全一样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1年10月31日是“世界70亿人口日”。下图示意某同学绘制的M国不同时期人口增长情况,其中某一时期的图例标错。据此完成小题。

【小题1】图例标错的时期是 (  )
A.①B.②
C.③D.④
【小题2】根据人口演变规律,四个时期的先后顺序为 (  )
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
C.④②①③D.①③④②
【小题3】人口性别—年龄构成最符合M国①时期的是 (  )
A.B.
C.D.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中国新闻网报道,2033年前后,中国总人口的总量高峰将保持在15亿左右;在较长一段时期,保持人口总和生育率在1.8%左右。如果生育率保持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现有总人口将超过17亿。那么中国人均土地、水资源、森林、能源等都要比现在的人均拥有量降低20%以上。
(1)“如果生育率保持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现有总人口将超过17亿。”而目前我国的总人口是13亿多,形成该增长差距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3)右图能正确反映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变化趋势的是(  )
(4)造成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上述变化趋势的直接因素是(  )
A.土地资源数量增加B.开放程度提高C.环境质量改善D.消费水平提高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2月25日发布的“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我国出生人口1 615万人,出生率为1.213%;死亡人口943万人,死亡率为0.708%;自然增长率为0.505%。
材料二 我国每隔5年的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示意图(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则出现人口老龄化)。

(1)根据材料一描述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存在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图中看出该问题产生的时间大约在__________年,导致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下表,回答问题。
1996—1999年广东省的区域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
区域
人均国民经济发展
生产总值年均速度
区域人口迁移(万人)
迁入
迁出
净迁移
珠三角
2 572 536
15.4
196
141
55
两翼
7 623.8
14.9
158
124
34
山区
5 408.5
10.6
116
105
11
全省
11 728.0
14.7
470
 370
100
全国
6 546
10.0
 
 
 
说明:珠三角指珠江三角洲,两翼指广东省的东、西部地区,山区指广东省东北部、北部和西北部山区。
(1)说出广东省区域人口迁移的特点,简述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
(2)分析该省人口迁移对本地区经济社会的积极意义。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中国历年人口和家庭数量及未来预测示意图”,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中国家庭人口规模呈缩小趋势
B.人口政策对中国家庭人口规模影响不大
C.2017年前后中国家庭数量将超过中国人口数量
D.2000-2005年中国家庭数量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快速增长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