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中国生育政策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的连续调整,对中国未来的人口结构将产生重要影响。下图示意我国2010-2030年不同人口政策下人口总量的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的时段可能出现在
【小题2】受“全面二孩”政策影响最小的地区可能是

【小题1】“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的时段可能出现在
A.2016-2018年 | B.2020-2022年 | C.2024-2026年 | D.2028-2030年 |
A.京津地区 | B.沪宁杭地区 | C.青藏地区 | D.冀鲁豫地区 |
关于环境人口容量叙述正确的是( )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
B.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 |
C.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 |
D.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小题2】①代表的国家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小题1】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 B.人口老龄化严重 |
C.就业压力大 | D.青少年人口比重大 |
下图为我国2005~2034年分年龄段(0-15岁、16-59岁和60岁以上)人口结构趋势图,图中①②③曲线代表不同年龄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到2034年,我国0-15岁和60岁以上人口比重将分别达到约( )
【小题2】2015年10月29日闭幕的***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可能使( )

【小题1】到2034年,我国0-15岁和60岁以上人口比重将分别达到约( )
A.58% 22% | B.22% 19% | C.19% 22% | D.19% 58% |
A.0-15岁人口比重上升 | B.人口死亡率较目前更高 |
C.国家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增大 | D.人口向国外进行大规模迁移 |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与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上海黄浦、静安和卢湾3个区(中心区),减少人口69.17万,而浦东、闵行、宝山、徐汇、普陀、嘉定6个区(边缘区),增加人口299.4万,其中浦东增加101.41万,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比重为11.5%,比1990年上升了2.1个百分点。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上海中心区和边缘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反映了( )
【小题2】上海在未来几年里( )
【小题1】上海中心区和边缘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反映了( )
A.郊区的经济发展迅速 | B.边缘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定高于中心区 |
C.上海的城市化过程中,主要为“郊区城市化” | D.边缘区的交通、住房条件变差 |
A.要严格控制外来人口的迁入 |
B.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日趋减弱 |
C.可允许生第二胎,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不足问题 |
D.要更关注社会养老保险、老人医疗护理等工作 |
2011年5月20日,《北京日报》刊登了《北京市流动人口的八大特征》这一文章,文章中提到了一些特征:流动人口中未婚人口比例不断降低,夫妻二人同时在京流动者比例很高;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以初中为主,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者所占比例接近6%,平均受教育年限高于全国人口的平均水平;北京的经济优势是吸引流动人口来京最主要的“拉力”;流动使绝大多数人实现了职业身份的“非农化”。阅读以上材料,回答小题。
【小题1】上述材料中体现的影响人口迁移的社会和经济因素有()
①土地数量和质量
②政治中心的所在地
③家庭和婚姻
④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小题2】下列选项中属于影响北京地区人口身体素质的社会和经济因素的是()
①北京地区的噪声污染小
②北京地区的经济发展快
③北京地区的教育水平较高
④北京地区地势平坦,适合人类居住
【小题1】上述材料中体现的影响人口迁移的社会和经济因素有()
①土地数量和质量
②政治中心的所在地
③家庭和婚姻
④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A.①②③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①北京地区的噪声污染小
②北京地区的经济发展快
③北京地区的教育水平较高
④北京地区地势平坦,适合人类居住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通过人们对自然条件的改造而实现的 |
B.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迁入率往往较低 |
C.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间的迁移也越频繁 |
D.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规模会越来越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