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某区域,甲为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某段公路,乙为2015年底竣工的某段高速公路,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修建乙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小题2】推测甲公路建设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1】修建乙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通行能力 | B.减少占用耕地 | C.防止洪水威胁 | D.增加通车里程 |
A.河流与耕地 | B.城镇与气候 | C.资金与植被 | D.地形与技术 |
在我国西南地区,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主要原因是( )
A.为了降低线路坡度 |
B.地形因素影响和制约交通线路建设 |
C.为了通过更多的山村 |
D.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有利于经济发展 |
哈佳高铁是哈大客运专线在黑龙江省东北部的延伸,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长的一条全线规划于寒冷地区的高速铁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哈佳高铁建设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是
【小题2】哈尔滨周边高铁网的修建将首先影响哈尔滨的

【小题1】哈佳高铁建设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是
A.高寒缺氧,地广人稀 | B.河网密布,桥梁众多 |
C.地形崎岖,森林密布 | D.纬度较高,气候寒冷 |
A.服务范围 | B.城市等级 |
C.功能分区 | D.行政范围 |
左图、右图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小题3】【小题4】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小题1】【小题2】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 1550~1700m 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
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
C.在各坡度段中,坡度 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
D.在各海拔段中,海拔 1250~1400m 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
A.塔里木盆地 | B.三江平原 | C.江南丘陵 | D.黄土高原 |
下图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

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
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250~1 4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
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
C.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
D.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550~1 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
下图为我国亚热带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对其进行了综合考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中聚落分布规律是 ,呈 状形态分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河流对聚落的有利影响是 。
(3)图中虚线是规划在几个村庄之间修建的公路,乙村到甲村的线路比较平直,乙村到丙村的线路比较弯曲,呈“之”字形。分别说明这样修建的原因。

(1)图示中聚落分布规律是 ,呈 状形态分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河流对聚落的有利影响是 。
(3)图中虚线是规划在几个村庄之间修建的公路,乙村到甲村的线路比较平直,乙村到丙村的线路比较弯曲,呈“之”字形。分别说明这样修建的原因。
下图为清代台湾岛西北部地区聚落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就清代初期而言,聚落主要分布在( )
【小题2】到清代中期,开拓聚落的重点是( )

【小题1】就清代初期而言,聚落主要分布在( )
A.山地区和丘陵区 | B.平原区和台地区 |
C.丘陵区和平原区 | D.台地区和山地区 |
A.由河流下游河谷平原区进入丘陵区 |
B.由河流下游河谷平原区进入台地区 |
C.河流上游河谷平原及台地区,并沿着河谷上游进入山地区 |
D.河流中下游河谷平原及丘陵区,并沿着河谷上游进入山地区 |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为了加强甲、乙两村与城市的联系,拟建两条公路,图中八条规划路线中,最合理的是( )
【小题2】修建铁路后城市形态发生变化,下列最有可能是将来城市形态的是( )

【小题1】为了加强甲、乙两村与城市的联系,拟建两条公路,图中八条规划路线中,最合理的是( )
A.②和a | B.③和b |
C.④和d | D.①和c |
A.![]() | B.![]() |
C.![]() | D.![]() |
读青藏铁路建设有关资料,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从勘测设计道开工建设,前后经历了半个世纪,倍受世人瞩目的青藏铁路于2005年10月15日全线贯通。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全长1118千米,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就有965千米,其中多年冻土地段550千米,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缺氧及连续性永久冻土地区最长的铁路。
【小题1】沿线冻土广布的原因是:
【小题2】青藏铁路穿越冻土最主要的办法是:
从勘测设计道开工建设,前后经历了半个世纪,倍受世人瞩目的青藏铁路于2005年10月15日全线贯通。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全长1118千米,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就有965千米,其中多年冻土地段550千米,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缺氧及连续性永久冻土地区最长的铁路。
【小题1】沿线冻土广布的原因是:
A.沿线地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 | B.沿线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 |
C.沿线都处在河谷地势低洼 | D.沿线地处高原,降雪量大 |
A.避开冻土筑路 | B.“之”、“8”字型弯曲 |
C.“以桥代路” | D.扒开冻土筑路 |
2016年12月28日,上海至昆明高速铁路贵阳至昆明段将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国东西向最长高铁——沪昆高铁全线通车(上海-贵阳段此前已开通)。
沪昆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途经上海、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六省市。沪昆高铁沿线分布着洞庭湖、鄱阳湖、岳阳楼等著名景区,因此沪昆高铁有中国“最美高铁”之称。下图为沪昆高铁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单选题。

【小题1】与其它城市间相比,请分析沪昆高速铁路贵昆段最后建成通车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有关于沪昆高速铁路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3】沪昆高速铁路被誉为“中国最美高铁”的主要原因是
沪昆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途经上海、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六省市。沪昆高铁沿线分布着洞庭湖、鄱阳湖、岳阳楼等著名景区,因此沪昆高铁有中国“最美高铁”之称。下图为沪昆高铁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单选题。

【小题1】与其它城市间相比,请分析沪昆高速铁路贵昆段最后建成通车的主要原因是:
A.贵昆段线路较长,施工工期长 |
B.贵昆段线路跨越多个地形单元,落差大修建难度大 |
C.贵昆段建设资金未能及时到位 |
D.贵昆段地质、地貌复杂,施工周期长 |
A.加速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型和升级 |
B.提高了西南地区农矿产品的外运能力 |
C.促进了云南、贵州等省得第三产业发展 |
D.暴雨洪涝是沪杭段列车运行主要的威胁 |
A.沪昆高铁东西跨越多个自然带景色各异 |
B.在高铁上可以欣赏到不同区域的自然风光 |
C.沪昆高铁宏伟壮观成为新的旅游景观 |
D.高速铁路方便了游客游览沿线的众多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