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清代台湾岛西北部地区聚落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就清代初期而言,聚落主要分布在( )
A.山地区和丘陵区
B.平原区和台地区
C.丘陵区和平原区
D.台地区和山地区
【小题2】到清代中期,开拓聚落的重点是( )
A.由河流下游河谷平原区进入丘陵区
B.由河流下游河谷平原区进入台地区
C.河流上游河谷平原及台地区,并沿着河谷上游进入山地区
D.河流中下游河谷平原及丘陵区,并沿着河谷上游进入山地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2-18 04:06: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面左图为“某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右图为该大陆R河干流某河段处的景观。读图下面小题。
【小题1】右图景观大致位于
A.a河段
B.b河段
C.c河段
D.d河段
【小题2】图中传统民居建在高地的主要原因是
A.就近获得水源
B.降低居室气温
C.向外扩大耕地
D.避免洪水灾害
【小题3】沿R河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同类题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闽浙山区迄今留存不少古廊桥。当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清乾隆年间建于图中甲处的古廊桥,建成不久即毁于山洪。数年后,在图中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下图示意闽浙山区某地地形及廊桥景观。
(1)依据当地自然条件,说明廊桥设有廊屋的作用。
(2)分析甲处古廊桥当年被山洪冲毁的自然原因。
(3)当地建造古廊桥多采用木制构件,而少采用较为坚硬且防腐性能更好的石料,分析其原因。
同类题3
下图为我国某地公路线分布示意图,该地北高南低,地表起伏大,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公路呈“之”字形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少成本
B.降低坡度
C.避开河流
D.保护植被
【小题2】图中四地,城市最有可能分布在(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同类题4
读“某地区等高线图(比例尺为1:1 000 000),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中影响城镇和村落居民区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
B.交通
C.河流
D.自然资源
【小题2】图中铁路未修成直线,其选址的区位因素主要是( )
A.地形
B.河流
C.技术因素
D.城镇的分布
同类题5
为了发展当地社会经济,充分利用当地现有的矿产资源,本地居民计划建一条公路。下列关于此公路的布局及建设情况的论述,合理的是( )
A.此公路在经过山区时,为了防止地表径流对公路造成的威胁,我们应沿山脊建设公路
B.为了节约运费,我们在山区建设此公路时线路应尽可能沿直线建设
C.山区因为聚落较少,所以,我们在修建公路时没有必要照顾人口稀少的山村聚落
D.此公路经过山区时应尽可能呈“之”字形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