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森林土壤和草原土壤中,具有完整土壤分层示意图中的土壤层是___________层和___________层。
(2)不同的土壤质地存在差异。决定土壤质地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完整土壤分层示意图中A层的成因及影响其厚度的因素。
几千万年前,恐龙称霸全球,但不知什么原因,恐龙突然灭绝。一种学说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地球的气候剧变所致。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是什么要素的变化使的恐龙生存环境更加恶劣( )
A.气候变化 | B.植物变化 | C.分解作用 | D.各要素都发生了变化 |
A.光合作用 | B.生产功能 | C.分解功能 | D.平衡功能 |

(1)写出图例中字母所代表的自然带名称:B是____________________带,E是____________________带。
(2)E自然带所在的地区,其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自然带A→B→C的依次更替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_________分异规律,这主要是自然环境中____________条件变化所引起的。
(4)图中自然带E→A→D的依次更替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___分异规律,这主要是自然环境中____________条件变化所引起的。
下图为欧洲西部局部略图。图中甲区域为欧洲西部著名的小麦产区。其典型土壤是棕色森林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

从成土母质、气候和生物三个方面,分析甲区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原因。
A.植被破坏—大气温度升高—温差减小 |
B.植被破坏—大气湿度下降—气候变干 |
C.地表蓄水能力下降—地表径流减小—土壤冲刷减弱 |
D.地表蓄水能力增加—地表径流增加—土壤冲刷加剧—土地肥力下降 |

【小题1】该流域地表蒸散年内的变化是
A.林地土壤蒸散大,草地蒸散小 | B.冬季植被蒸散大,夏季植被蒸散小 |
C.植被生长期蒸散大,休眠期蒸散小 | D.夜间蒸散较大,白天蒸散较小 |
A.纬度比较低 | B.海拔比较高 | C.阴雨天气多 | D.径流量较大 |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植物根系的吸收利用、根系分泌物、细根分解及养分归还与土壤含氮量的分布具有相关性,下面左图示意向海湿地(吉林省通榆县)不同植物群落表层土壤(0~15 cm)氮的分布特征,右图示意向海湿地不同植物群落亚表层土壤(15~30 cm)氮的分布特征。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注:铵态氮是以铵离子(NH)形态存在于土壤、植物和肥料中的氮元素。硝态氮指硝酸盐中所含有的氮元素,水和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生成铵盐,被氧化后变为硝态氮。
【小题1】根据材料可以判断,下列植物群落根系分布较浅的是( )A.沼柳 | B.香蒲 |
C.辣蓼 | D.碱蓬 |
A.土壤水分较差 | B.土壤存在较强的氮淋溶过程 |
C.土壤较为致密 | D.土壤全氮分解较快 |
据环球网2017年6月27日报道,意大利博埃里工作室和广西柳州市政府合作,开建世界上首座垂直森林城市。整座“垂直森林城市”约占据175亩的土地,可以容纳3万人,包括住宅区、办公区、医院、旅馆和两座学校。当2020年工程完工之际,整个地区将会有40 000颗树木,超过100种,上百万株不同的植物,所有建筑物都会被植被覆盖。在建筑物的内部,设计师也采用了环保的设计方案,比如运用地热能量的空调,电力也将由太阳能提供。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A.常绿阔叶树 | B.针叶树 |
C.常绿硬叶树 | D.落叶阔叶树 |
A.提高环境人口容量 | B.消除城市热岛效应 |
C.改善环境质量 | D.降低生活成本 |
下图所示盆地某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 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 -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 cm以上,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沙漠区域植被覆盖率较高,多固定半固定沙丘,与其关系最密切的是
A.地表风力小 | B.山地降水量丰富 | C.积雪融水丰富 | D.高山冰雪融水丰富 |
A.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 | B.反射太阳辐射,提高大气温度 |
C.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 | D.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