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弄(如图),壮族语意为石山间的平地。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由5000多座峰丛深洼地组成,是集国内外罕见的喀斯特地貌与民族风情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七百弄内最大的峰丛洼地,平面形态为不规则多边形,口大底小,深530米,岩石裂隙、溶洞发育。弄底有多处落水洞。七百弄内年降水量超过1500毫米,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却没有一条河和水井。由于峰高地洼,平均每天日照时数约5小时。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在周围的坡地上,当地居民一年内常有4个月以上的缺粮期,是我国脱贫攻坚任务最艰巨的地区之一。


(1)推测七百弄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还是水稻,并说明理由。
(2)分析七百弄地区粮食不足的自然原因。
(3)请为当地居民脱贫致富提出合理化建议。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查干诺尔潮是位于内蒙古中部的内流湖,由咸淡分明的两湖组成。雨季时,其中一湖的湖水会越过两湖间的天然土坝向另一湖泄水。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人们为了引用东湖水源灌溉,在土坝上修筑水闸,切断了两湖间的水体交换。受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西湖不断萎縮,至2002年几乎干澜,湖区盐碱尘暴多发,盐碱粉末还形成了长达几十千米的扇形盐碱粉尘污染带。2003年起,随着大面积推广碱蓬(植株高可达1米,能吸收土壤盐分)种植,湖区生态得以逐步改善。下图示意1987年和2007年查干诺尔湖的面积变化。

(1)水闸建成后,判断东西两湖盐度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2)说出扇形盐碱粉尘污染带相对于西湖的位置及形成过程。
(3)简述碱蓬种植对查干诺尔湖区产生的生态效益。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悬铃木(我国也称法国梧桐)和香樟都是典型的城市行道树。悬铃木属落叶大乔木,根系分布较浅,易倒斜。香樟属常绿大乔木,主根发达,深根系,能杭风。悬铃木曾是我国某市的主要行道树种.1996年占比高达68%。后该市有关部门通过调整行道树的种类和数量,香樟成为重要的替代树种之一,2016年悬铃木占比降为8.7%。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市悬铃木倒斜数量出现峰值的时期和影响因素分别是
A.1-2月积雪B.5-6月梅雨C.7-8月伏旱D.8-9月台风
【小题2】该城市最可能是
A.长春B.北京C.杭州D.海口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伦支海(下图)是北冰洋的边橼海,94%的面积位于大陆架上,其北侧、东侧岛屿林立,内部一座岛礁也没有,海面十分宽广。北冰洋绝大部分终年被海冰覆盖,但巴伦支海的水温常年在4℃~12℃,被誉为北冰洋的“暖池”。

斯瓦尔巴群岛位于北冰洋永冻层南缘,巴支海的北部边缘,岛上居民2300人,而北极熊的数量却高达3000只,有“北极熊王国”之称。北极熊依赖海冰漫步、繁殖,以浮冰作为平台捕食,海豹是它的主食。北极熊主要生活在群岛东岸,居民大多住在群岛西岸。近年来,北极熊经常闯入人类的聚居区觅食,据研究北极熊的专家说,这是由于北极熊的生存环境变化造成的。


(1)试分析巴伦支海被誉为北冰洋“暖池”的原因。
(2)简析北极熊主要集中在斯瓦尔巴群岛东部的原因。
(3)推测北极熊的生存威胁可能来自哪些方面。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1979 年,某考察队对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带进行植被取样(样带位置如图)调查,发现植被以多年生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灌木植株矮小,匍匐贴地,交织成网,形成密集而松软的垫状植物。2015 年,考察队重新调查该区域植被,发现灌木严重退化,多种草本植物已经入侵,而成为优势物种。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植被调查样带
A.沿着山谷延伸B.最大高差小于 540m
C.全长超过 3000mD.沿途坡度变化均匀
【小题2】灌木植株矮小,匍匐贴地的特点突出反映了当地
A.昼夜温差大B.降水稀少C.日照时间短D.风力强劲
【小题3】导致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带草本入侵、灌木退化的根本原因可能是
A.冬季积雪增多B.土壤肥力降低C.冬季气温偏高D.植被覆盖度降低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12月17日黄河乌海河段发生洪涝灾害导致河堤决口,造成2个乡镇5个村4000多村民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3个亿。“小老树”也称“僵树”,由于土壤水分和肥力等条件差、自然灾害、管理不善等原因,树木栽植后发育不良,年生长量极为有限,未老先衰。下图为黄土高原“小老树”分布图和成都、西安气候资料图。

(1)说出与成都相比,西安气候的突出特征。
(2)分析图示区域“小老树”形成的自然原因。
(3)根据图文信息,分析此次乌海洪涝的成因。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云台山雄踞于太行山脉南端。其海拔1381米的顶峰上,分布着大小不一的溶洞; 但在山脚下,却分布着大规模的峡谷地貌。既有壮观的峡谷又有奇特的溶涧,峡谷和溶洞发育于同一座山上,这种地貌被科学家们称为云台地貌。从山脚到山顶,云台山呈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地貌特点,是云台地貌与众不同的特点。

材料二 我国部分区域的地貌景观图片(见下图)。


(1)云台山顶峰大小不一的溶洞.属于____________地貌.这类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___(地形区)是由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除溶洞以外,这类地貌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形态。
(2)材料二中的B、C图片分别属于_________ 、__________地貌,B 图片所属地貌是由______作用形成的,其主要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有哪些?
(3)说明A图所属地貌类型对土壤或水资源产生的影响(任选一个角度作答)。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变迁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变迁只会导致生物灭绝,不会导致生物进化
B.生物衰退和灭绝与环境变迁有直接关系
C.生物灭绝是孤立事件,与地理环境其他要素没有关系
D.生物灭绝在地质历史时期只有一次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留申群岛位于太平洋北部,由70多个小岛组成,大部分岛屿为火山岛,部分火山仍有间歇活动。在群岛附近海域总是不定期地出现白色浪花,数以亿计的海鸟和成百上千的座头鲸会出现并追逐浪花,随着浪花的消失,它们也逐渐退去。据考察队探究发现这些海鸟和座头鲸是被该地丰富的深海磷虾所吸引。下图为群岛所处的位置。


(1)判断北半球的季节并说明图中气压中心的形成原理。
(2)群岛上多苔藓、草甸,无高大树木,分析原因。
(3)分析不定期出现的浪花的动力。
(4)简述大量海鸟及座头鲸经常聚集出现的原因。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在南极附近存在着一个沃斯托克湖,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湖,面积达14000平方米,其中储存的地下水达到了5400立方千米。湖底被一个山脊分成两部分,北部约深400米,南部约深800米,最大深度可达1000米。科学家们经过探察更是发现,这个湖至少与外界隔离了1500万年之久。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沃斯托克湖的形成是因为
A.火山喷发B.地壳运动
C.冰川侵蚀D.海水侵蚀
【小题2】沃斯托克湖湖水维持液态是因为
A.湖泊水纯度大B.湖泊光照强
C.湖泊与冷空气隔离D.湖泊面积大
【小题3】有科学家认为在沃斯托克湖可能会发现新的生命形式。这种新生命需要适应的条件是
A.持续低温B.高养分摄入
C.高浓度氮D.黑暗、压力小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