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阿拉斯加北部洼地地带的白桦和黑云杉等浅根系树种森林,出现了一种当地人称之为“醉树”的新景观,大量“醉树”被淹死。下图为阿拉斯加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阿拉斯加被淹死的“醉树”属于
A.落叶乔木B.常绿乔木
C.常绿灌木D.落叶灌木
【小题2】阿拉斯加北部低洼地带“醉树”被淹死的主要原因是
A.迎风坡向,降水较多B.暖流经过,降水增加
C.距海较近,海浪侵蚀D.气候变暖,冻土消融
【小题3】阿拉斯加“醉树”增多的同时
A.植被覆盖率降低B.野生动物栖息范围缩小
C.粮食大幅度增产D.原住居民燃料增多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大陆东岸等高线图,一徒步旅行者发现乙河河谷的树木郁郁葱葱,甲河上游河谷却树木凋零。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
A.南美洲B.亚洲
C.北美洲D.大洋洲
【小题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旅行者顺着乙河往上游走能看到积雪冰川
B.此时丙河进入汛期
C.甲、乙河谷的植被差异是地形差异导致的
D.乙地的自然带为落叶阔叶林带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中甲地葡萄品质优良,是秘鲁国酒——皮斯科酒的生产原料。近年来,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葡萄生产规模扩大受到很多专家反对,反对者的理由最可能是
A.加剧水土流失B.冷藏储存费用高
C.导致下游地区荒漠化D.距离市场远
【小题2】有关图中等值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海拔500米以上B.乙处山顶有永久性积雪
C.丙处河流冬季水量丰富D.丁处河流水源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土壤中有机质包括遗留在土壤中的生物残体如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和经过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形成的____________。
(2)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体现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青藏高原冰川总体处于持续退缩状态。下面图甲示意1978年和2015年喀喇昆仑山(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不同坡向冰川分布面积,图乙示意1978—2015年冰川面积减少百分比。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1978—2015年喀喇昆仑山冰川面积退缩率最大的坡向是(  )
A.东北坡B.东南坡
C.西南坡D.南向坡
【小题2】与北向冰川相比,喀喇昆仑山南向冰川变率更大,主要原因是南向冰川(  )
A.冰川规模小B.受西南季风影响大
C.位于向阳坡D.受人类活动影响大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比尔卡班巴(见下图)意为“神的山谷”,也有土著人称它为“青春谷”,是南美赤道国厄瓜多尔南部小镇,为世界著名的长寿之谷。小镇处于安第斯山脉中段近大陆分水岭的山谷中,面临太平洋,海拔为1500米,终年气温18℃—24℃,湿度68%,无季候风。小镇风景秀丽,常见清澈溪流,溪中富含镁、钙等营养元素。当地居民以玉米、芋头、豆类、小米等为主食,肉食少;没有代步工具,没有机器劳动,老少脚力惊人,喜欢劳动,无金钱和竞争概念。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比尔卡班巴河曲发展变化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材料一 江苏黄河故道沿线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为发展该地区经济,振兴苏北,江苏省制定了《江苏省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2012~2020年)》。
材料二 下图为江苏省2017年江苏省部分重大实施项目分布示意图(创新载体项目包括研发平台和科创园区)。

(1)图示江苏省重大创新载体项目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资本。
(2)黄河故道沿线水资源有大气降水、_________、河湖水、外来过境水和人工引水等,与黄河故道相交的人工引水工程是_________。
(3)影响苏南、苏北农作物及其熟制不同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这体现了________分异规律。
(4)分析江苏省统一规划和实施黄河故道沿线地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意义。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据此完成下题。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
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某假想地域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根本因素是__________,试列举与图中地理环境类似的一个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简要分析图中所示地区地理环境演变的过程及各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表是我国三个地区地带性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统计分析。南方地区的红壤有机质含量远远低于东北地区的暗棕壤,主要影响因素是(   )
土类
主要分布地区
有机质含量%
统计的标本数
暗棕壤
东北地区
2.14~16.4
29
棕壤
山东半岛
2.07~7.05
32
红壤
南方低山丘陵
0.52~1.95
47
 
A.成土母质B.地形C.人类活动D.气候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