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带的形成与各地所处的________位置和________位置不同,由此产生不同的气候条件有关.
(2)图中自然带H、I、A、B、F、G是沿着________(经或纬)度变化方向作有规律更替,形成这种分异规律的基础是________,这种分异主要是受________的影响而产生的.
(3)图中自然带由B﹣C﹣D有规律更替而产生的区域分异属于________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产生这种分异的原因是受________影响程度不同,这种分异规律在________纬度地区最明显.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读图,图中从M到N反映的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表为三江海地区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侵蚀量和保持量,表中的“潜在侵蚀量”, 为完全没有植被时的理论侵蚀量,土壤保持量为潜在侵蚀量与现实侵蚀量之差。表中对各生态系统同时列出了的总量(单位:104t/a)与单位面积量单位:t/hm2·a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高寒草甸土壤保持总量最大是因其土壤保持能力最强
B.高寒草原现实侵蚀量最大是因其分布面积最大
C.高寒荒漠草原单位面积现实侵蚀量最小说明面积最小
D.沼泽的分布面积约为灌丛面积的两倍
【小题2】三江源水平带谱自东向西的一般分布规律为()
A.山地森林、高寒草原、高寒灌丛草甸、高寒草甸、高寒荒漠
B.高寒荒漠、高寒草原、高寒草甸、高寒灌丛草甸、山地森林
C.山地森林、高寒草原、高寒荒漠、高寒草甸、高寒灌丛草甸
D.山地森林、高寒灌丛草甸、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对下图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比较大,水能资源丰富
B.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此诗句描写的景观差异属于(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列关于地球各阶段历史演化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古生代后期,地球各块大陆汇聚形成联合古陆。
B.晚古生代和中生代都是重要的成煤期。
C.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时代,恐龙在侏罗纪和白垩纪达到大繁盛。
D.新生代时期,开始出现小型哺乳类动物。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各题。
【小题1】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历史上由于植被破坏,加上降水变率大,导致水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景观。这体现了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  )
A.差异性B.整体性
C.稳定性D.周期性
【小题2】生物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  )
A.提供土壤矿物质B.保证土壤蓄水保温
C.减少养分元素D.积累有机物,形成土壤肥力
【小题3】陡峭的山坡上难以发育成深厚的土壤的原因是(  )
A.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快B.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
C.光热条件太差D.水分条件太差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世界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③地自然带是____________,①②④⑤⑥中与此地自然带相同的是__________。
(2)图中②地自然带是____________,此自然带在澳大利亚分布较广,并一直延伸到大陆西岸,试分析成因。
(3)图中⑥地自然带是________,试分析该自然带在澳大利亚东北部形成的原因。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著名的红军长征“过草地”就是过若尔盖草原。(见下图)若尔盖草原是青藏高原在隆升过程中,一个相对断陷下沉的凹地,这里气候独特,(见下表)形成了我国最大的泥炭沼泽。该地泥炭资源十分丰富,平均厚度约为 1 米。其形成是生物(主要是植物)在死亡后沉积在沼泽底部,无法完全腐败分解,经几千年演化形成。通常在较潮湿的地方泥炭层的形成比较快,有机物的分解度比较低,而较干燥的地方则相反。泥炭的积累速度不但取决于植物的生长速度,更重要的是受植物残体的分解速度的制约。泥炭质轻、持水、保肥,既是栽培基质,又是良好的土壤调解剂,并含有很高的有机质、腐殖酸及营养成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均温℃
-10.1
-7
-2.3
1.7
5.5
8.7
10.7
10.1
6.5
1.8
-4.2
-8.8
降 水 量(mm)
4.8
7.9
17.2
36.6
76.8
101
122
112
101
57
7.8
2.8
 

材料二:若尔盖县气候资料
(1)分析若尔盖草原形成大面积沼泽的原因。
(2)分析若尔盖草原丰富泥炭形成的地理条件。
(3)你是否赞同当地开发泥炭资源?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巴库为阿塞拜疆(1922年加入前苏联,1991年独立)的首都,巴库油田早在1873年就已打出第一口油井。20世纪初,巴库油田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油田,石油产量几乎占世界的一半,成为当时俄国最重要石油基地,但目前浅层石油早已被采尽。该市居民有多个民族,主要有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俄罗斯族,其中俄罗斯族人口在19世纪末约为4万人,到20世纪中叶达到35万,目前降至约10万左右。
(1)从形态和流向角度简述虚框内区域河流的水系特征,并说明其成因。
(2)简析巴库俄罗斯族人口数量变化明显的主要原因。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