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是“世界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③地自然带是____________,①②④⑤⑥中与此地自然带相同的是__________。
(2)图中②地自然带是____________,此自然带在澳大利亚分布较广,并一直延伸到大陆西岸,试分析成因。
(3)图中⑥地自然带是________,试分析该自然带在澳大利亚东北部形成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5-11-10 08:25: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古人登上大别山主峰,不禁感叹南北两侧的景色:“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
推断古人登山的季节,分析该季节南北景色差异的原因。
同类题2
下图示意世界某岛屿,岛上生活着20多万种动植物。
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岛生物种类繁多,其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高差大
B.受海洋影响大
C.有暖流经过
D.受信风影响
【小题2】岛屿两侧植被差异的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
同类题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惠及沿线4200多万居民。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说出中线工程中的起点丹江口和终点北京的气候类型名称和共同成因。
(2)结合丹江口和北京的降水特征,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水资源调配上的合理性和存在的弊端。
(3)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上的扬州和北京为例,说明沿线自然景观有哪些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西线工程起点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纬度位置与丹江口差不多,但是两地自然景观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两地的这种差异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
同类题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中国国家地理》报道,“慢步中国”之“走胡线”步道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察线路。胡焕庸线是一条虚拟的直线,当把“胡线”落实到地球表面时,得到的是一条条形区域。这个区域两侧分别是人口密集和人口稀疏地区,也是地貌形态、人口分布以及人文现象的各种变化、交流、融合区。下图为“走胡线”东北段通辽—呼伦贝尔区示意图。
材料二 近50年来呼伦贝尔地区24小时各月暴雪分布(单位:次)
(1)指出“走胡线”步道两侧的自然地理差异。
(2)根据材料二,说出呼伦贝尔地区发生暴雪的时间特点并分析成因。
(3)有人说中东铁路滨州段的建设将“胡线”向西挪动了,试分析其原因。
同类题5
读下面新疆某山地沿经线的地形剖面图及对应的年均降水量资料,回答问题:
【小题1】若此山地有森林带分布,最可能分布在( )
A.a
B.b
C.c
D.d
【小题2】关于该山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坡雪线低于北坡
B.南坡降水少于北坡
C.南坡自然带较北坡复杂
D.没有发源于该山的河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