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2012年3月2日内蒙古日报消息 2011年内蒙古牧业年度全区牲畜存栏头数达10 762万头(只),比上年同期下降0.3%;牲畜总增6 474.7万头(只),牲畜总增率达60.2%。
材料2:“我国畜牧业的分布图”。

(1)根据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内蒙古发展畜牧业的优势区位因素。
(2)材料2中牧区①受自然因素影响,畜种的分布主要呈________地带性变化。限制牧区②和③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中,牧区②是________,牧区③是________。
(3)东部农区牲畜头数约占全国总数的80%,其饲养和放牧牲畜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东部农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鸭、鹅数量和放养规模远远大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其自然方面的原因是 ________。
(4)结合实际,请给内蒙古畜牧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四个气象观测站所记录的气象资料,图中的符号代表各站每月的气温和降水量。丁观测站所在地山上有终年积雪,雪线高度可能为(   )
A.1500米B.2000米
C.3200米D.4500米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欧洲东部第四纪冰川界线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冰期中,气温最低的时期是(   )
A.冰期ⅠB.冰期Ⅱ
C.冰期ⅢD.冰期Ⅳ
【小题2】与现在相比,第四纪冰期Ⅲ时期(   )
A.温带自然带北界偏南B.山地雪线上升
C.全球陆地总面积更大D.全球降水增加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气温在垂直方向的变化一般分两种情况,有水汽凝结时遵循湿绝热变化规律,无水汽凝结时遵循干绝热变化规律,湿绝热变化过程中随着水汽凝结会有热量的释放,导致其气温垂直递减率偏低。图为某山体两个坡向气温垂直分布理论模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该图表的判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a反映的是湿绝热变化规律
B.曲线b现象一般出现在迎风坡
C.曲线a①至②区间的变化是因为水汽蒸发吸热导致
D.500m以上,海拔越高,两个坡向气温差异越大
【小题2】在海拔1000m处,两个坡向的气温差异最接近
A.5℃B.9℃C.14℃D.19℃
【小题3】下列地理现象,与曲线b无关的是
A.华北平原的干热风B.大分水岭西侧草原植被
C.金沙江干热河谷D.天山南麓的绿洲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a图反映陆地环境的分异规律是(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地方性分异规律D.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小题2】与a到b的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
A.地震将频繁发生B.阿尔卑斯山雪线将降低
C.华北地区旱情将加重D.黄河三角洲将向海洋推进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和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山脉东侧山麓地带气候类型为(  )
A.温带大陆性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
C.亚热带湿润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小题2】导致图中山脉东西两坡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洋流B.光照
C.热量D.水分
【小题3】该山脉可能位于(  )
A.亚洲大陆东岸B.澳大利亚大陆西岸
C.南美洲南部西岸D.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岸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示意亚洲某内陆国家水系分布和七月份气温分布情况。①地的自然带为(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高山草甸带
C.温带荒漠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白山是秦岭的最高峰,海拔为3767m,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位于秦岭北部的渭河平原夏季常形成高温中心。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气温随着海拔上升而递减的幅度,与降水量、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关系。下图为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逐月变化图。

(1)比较夏季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2)简述渭河平原夏季常形成高温中心的主要原因。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自然地理要素的平衡功能是指(  )
A.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大气、水、岩石、土壤等都要参与
B.平衡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C.平衡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D.平衡功能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功能与每个要素的功能之和大小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等于B.大于
C.小于D.不能确定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