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某年8月1日,一位地理教师从飞机上拍摄的我国某地照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推测该照片拍摄地位于
A.准噶尔盆地B.黄土高原
C.东南丘陵D.太行山区
【小题2】甲所在地貌区边缘植被较为茂密的原因是
A.距离公路较远,植被破坏少B.地形平坦,利于植物生长
C.地下水埋藏浅,水分条件好D.坡度较大,旱涝灾害较少
【小题3】图中公路蜿蜒修建的主要目的是
A.经过更多村庄B.减缓公路坡度
C.避免洪水冲毁D.防止风沙掩埋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最可能是
A.1800~1900mB.1900~2000 m
C.2000~2100 mD.2100~2200 m
【小题2】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
A.喜光 喜湿B.喜阴 喜湿
C.耐寒 喜旱D.喜热 耐旱
【小题3】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B.光照更加充足
C.降水日渐变少D.水土流失加重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 767米)。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太白山(  )
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
C.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
D.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
【小题2】如果过度猎狼,将会(  )
①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
③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 ④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45ºN 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共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A.大气环流B.地形C.纬度位置D.洋流
【小题2】该区域位于   ( )
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
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D.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小题3】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 )
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针阔叶混交林D.草原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冻土是指温度在0℃或0℃以下,含有冰的土层或岩层,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我国科学家考察了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后果。


多年冻土结构示意图
据图文信息判断,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活动层厚度变小,补给河流的水源增加
B.活动层厚度变大,春耕播种的时间推迟
C.永冻层上界上升,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
D.永冻层上界下降,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山地自然带及积雪分布图,读图可答下列小題。

【小题1】该山地最有可能位于
A.热带B.位于南美洲C.位于北半球D.东南部为季风区
【小题2】图中自然森林是
A.季雨林B.针叶林C.常绿硬叶林D.常绿阔叶林
【小题3】①一④四地中积雪厚度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菲律宾的保和岛中部,有一大片石灰岩小丘,每逢雨季来临之前,小丘上的草干枯后变为咖啡色,酷似一大堆巧克力,因此得名“巧克力山”。

读保和岛简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观赏咖啡色巧克力山的最佳时间是(  )
A. 1月 B. 5月
C. 7月 D. 10月
【小题2】巧克力山高度为40~120米,山下树木苍翠,山上却是乱草覆盖。山上山下植被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石灰岩地貌,土层浅薄
B. 山坡陡峻,水源难以保持
C. 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D. 山体海拔高,山上热量条件差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推测甲的植被类型是
A.热带草原B.常绿硬叶林
C.山地针叶林D.高山荒漠
【小题2】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水分B.热量C.海拔D.土壤
【小题3】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地中海气候区,许多树木的叶子比较小,表面多为“蜡质层”,以减少水分的蒸发。这种树林被称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热带雨林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我国西南地区“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内,西端高黎贡山西坡年降雨量高达4600毫米,东端金沙江畔的德钦县奔子栏不足400毫米,差了约10倍。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这种自然现象反映了(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小题2】“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所在的横断山区从山麓到山顶植被的变化反映了(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