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最西边的一列是
A.祁连山—横断山脉 |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C.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
D.天山—阴山—燕山 |
下图为某山脉山坡的垂直植被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山坡原有的一类自然植被现已完全缺失,该类自然植被可能是()
【小题2】导致图中自然植被类型缺失的因素最可能是()

【小题1】图中山坡原有的一类自然植被现已完全缺失,该类自然植被可能是()
A.热带草原 | B.常绿硬叶林 |
C.落叶阔叶林 | D.高山苔原 |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地形地势 | D.人类活动 |
下图是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②的气候类型是 ,自然景观
① ② ③ ④的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2)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
,这在北半球的 (填“高"或“中”或“低")纬度地区比较明显。
(3)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
(A:① ② ③ ④B::④ ⑤ ⑥)的变化,产生该变化的原因是
。
(4)请写出①、②、③分别代表的自然带。
① ② ③
(5)福建省可能在上图的 (填代号)所示自然带范围内。

(1)②的气候类型是 ,自然景观

(2)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
,这在北半球的 (填“高"或“中”或“低")纬度地区比较明显。
(3)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

。
(4)请写出①、②、③分别代表的自然带。
① ② ③
(5)福建省可能在上图的 (填代号)所示自然带范围内。
读世界著名山脉、高原的雪线平均海拔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图中山脉、高原雪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拔越高,雪线越高
B. 纬度越高,雪线越高
C. 海拔是横断山脉与帕米尔高原雪线差异的主因
D. 降水是帕米尔高原与内华达山脉雪线差异的主因
【小题2】帕米尔高原上的布伦库勒湖高山环绕,水草丰美,该湖泊湿地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A. 发展航运 B. 旅游观光
C. 调蓄洪水 D. 维持生物多样性

【小题1】有关图中山脉、高原雪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拔越高,雪线越高
B. 纬度越高,雪线越高
C. 海拔是横断山脉与帕米尔高原雪线差异的主因
D. 降水是帕米尔高原与内华达山脉雪线差异的主因
【小题2】帕米尔高原上的布伦库勒湖高山环绕,水草丰美,该湖泊湿地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A. 发展航运 B. 旅游观光
C. 调蓄洪水 D. 维持生物多样性
下表是我国某地的地理信息,据此完成下题。

该地的典型植被是

该地的典型植被是
A.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及草甸草原 | B.温带草原 |
C.温带落叶阔叶林 |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的变化程度,空气湿度增加和植被覆盖率升高会使气温垂直递减率降低。下图中甲为秦岭太白山地形图,乙为该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年变化图(数据于各气象站点)。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A气象站7月均温为20.5℃,B气象站7月均温可能为
【小题2】与北坡相比,南坡
【小题3】太白山北麓传统民居多呈坡屋顶及南北窄东西长的内庭院设计风格,主要原因是

【小题1】若A气象站7月均温为20.5℃,B气象站7月均温可能为
A.24℃ | B.26℃ | C.28℃ | D.30℃ |
A.夏季气温较高 | B.大气湿度较小 |
C.冬季降水较少 | D.植被覆盖率较低 |
A.夏季干热时间长,利于遮荫 | B.增强夏季风,加快散热 |
C.冬季气候较干燥,改善湿度 | D.冬季降雨多,利于排水 |
左图为非洲自然带的分布图,右图为乞力马扎罗山的自然带垂直带谱,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②地的气候类型 ,④地的自然带类型
(2)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陆地自然带 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变化的基础是 ;乞力马扎罗山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 规律,原因是随着
的变化, 状况差异很大。
(3)右图中的甲、乙、丙、丁四处中,与②地自然景观相似的是 。
(4)乞力马扎罗山垂直带谱较为复杂,是因为

(1)左图中②地的气候类型 ,④地的自然带类型
(2)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陆地自然带 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变化的基础是 ;乞力马扎罗山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 规律,原因是随着
的变化, 状况差异很大。
(3)右图中的甲、乙、丙、丁四处中,与②地自然景观相似的是 。
(4)乞力马扎罗山垂直带谱较为复杂,是因为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 M 地区气候资料图,读图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M 一侧同一自然带的高度比另一侧高,原因最有可能是( )
【小题3】图中非地带性沙漠的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小题1】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
B.该山地是由断层作用形成的块状山 |
C.1 月 M 地区受来自海洋气流的影响 |
D.M 地区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A.M 侧是迎风坡,水热条件好 |
B.M 侧是阴坡,热量相对较低 |
C.M 侧是阳坡,热量条件好 |
D.M 侧是背风坡,降水较少 |
A.地形 | B.洋流 | C.海陆分布 | D.降水 |
林线是郁闭森林的上限,树线是毗邻林线,由边界明显的“树岛”、孤立木及低矮树木所组成。“林树下线”是干旱河谷区2200m左右的小叶灌丛与落叶阔叶林及孤立“树岛”的混合交错带。下图为我国岷江上游林树下线与坡向的关系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干旱河谷小叶灌丛所在的河谷终年盛行
【小题2】“林树下线”在不同坡向上分布高低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1】干旱河谷小叶灌丛所在的河谷终年盛行
A.干冷北风 | B.干热南风 |
C.上升气流 | D.下沉气流 |
A.光照 | B.水分 | C.海拔 | D.热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