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图甲到图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小题2】这种分异规律明显的地区是( )

【小题1】从图甲到图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
C.垂直分异规律 |
D.地方性分异规律 |
A.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 B.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
C.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 D.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
地理环境各要素在南北方向产生有规律更替的主要原因是 ( )
A.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 | B.距海洋远近不同 |
C.地势高低起伏 | D.受寒暖流影响不同 |
下列叙述属于乙图中A环节的是( )
A.夏季降水集中,冬季温和湿润 |
B.植被破坏严重,容易形成红色荒漠 |
C.夏季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 |
D.河网稠密,径流量大,水能丰富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在
A.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 | B.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 |
C.南北纬35°—50°之间的大陆东部 | D.南北纬50°—70°之间的广大地区 |
完整森林,指的是面积足够大,而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人类活动干扰的森林。读中国面积最大的一片完整森林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完整森林体现了
【小题2】形成图示完整森林的最主要原因是

【小题1】图示完整森林体现了
A.纬度地带性 | B.经度地带性 | C.垂直地带性 | D.非地带性 |
A.该地区交通不便,人烟稀少 |
B.少数民族地区,森林保护意识强 |
C.地形崎岖,山高谷深,气温差异显著 |
D.西南季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降水充沛 |
下列地理现象,表现为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的是
A.非洲赤道两侧,森林—草原—荒漠对称分布 |
B.我国东部从南向北依次出现热带—亚热带—温带的森林景观 |
C.从大兴安岭向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
D.珠穆朗玛峰北坡,从山麓到山顶出现草原—荒漠景观 |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北京雨燕属小型候鸟,7月中下旬从我国北方地区出发,飞往非洲南部,4月前后返回。科学家把不足1克的光敏定位仪安装在样本雨燕身上,这种设备可以感知和记录光照强度的日变化。在样本雨燕飞回来的时候挂网捕捉,回收数据,由此绘制出了它们的迁徙路线。

(1)8月中旬,北京雨燕从我国北方飞抵甲地区,指出沿途自然景观的变化,分析其形成原因。
(2)在每年11月至次年2月期间,北京雨燕在丁地越冬,分析有利条件。
(3)甲乙丙丁四地中,光敏定位仪数据误差最大的地点是 ,说明理由。
北京雨燕属小型候鸟,7月中下旬从我国北方地区出发,飞往非洲南部,4月前后返回。科学家把不足1克的光敏定位仪安装在样本雨燕身上,这种设备可以感知和记录光照强度的日变化。在样本雨燕飞回来的时候挂网捕捉,回收数据,由此绘制出了它们的迁徙路线。

(1)8月中旬,北京雨燕从我国北方飞抵甲地区,指出沿途自然景观的变化,分析其形成原因。
(2)在每年11月至次年2月期间,北京雨燕在丁地越冬,分析有利条件。
(3)甲乙丙丁四地中,光敏定位仪数据误差最大的地点是 ,说明理由。
下图是某大陆沿某纬线植被类型示意图,该纬线附近西风漂流几乎环绕全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①地的洋流是()
【小题2】关于图示植被类型相关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小题1】①地的洋流是()
A.暖流,自北向南流 | B.寒流,自北向南流 |
C.暖流,自南向北流 | D.寒流,自南向北流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区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
B.温带荒漠的形成与这里地处山地的背风坡有关 |
C.植被类型变化体现了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的变化规律 |
D.山地植被中可以发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