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菲律宾的保和岛中部,有一大片石灰岩小丘,每逢雨季来临之前,小丘上的草干枯后变为咖啡色,酷似一大堆巧克力,因此得名“巧克力山”。
读保和岛简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观赏咖啡色巧克力山的最佳时间是( )
A. 1月 B. 5月
C. 7月 D. 10月
【小题2】巧克力山高度为40~120米,山下树木苍翠,山上却是乱草覆盖。山上山下植被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石灰岩地貌,土层浅薄
B. 山坡陡峻,水源难以保持
C. 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D. 山体海拔高,山上热量条件差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9-02 06:01: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秘鲁是传统农矿业国,其地形区自西向东依次为狭长平原区、山地高原区、山麓与冲积平原区。右图为秘鲁人口、矿产、河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小题1】秘鲁狭长平原区的主要植被类型是()
A.荒漠
B.森林
C.森林草原
D.草原
【小题2】秘鲁山麓与冲积平原区人口稀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炎热干燥
B.湿热
C.高寒
D.地质灾害频繁
【小题3】秘鲁山地高原区、狭长平原区和西部沿海适合发展的主要产业依次是()
①绿洲农业
②热带种植园农业
③渔业
④有色金属矿开采
A.①②③
B.④①②
C.④①③
D.④②③
同类题2
下列地域差异的产生主要以热量为基础的是
A.天山博格达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变化
B.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出现绿洲
C.从连云港坐火车向西到乌鲁木齐,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观的变化
D.从广州沿京广铁路坐火车北上,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观的变化
同类题3
读图,某海轮由①点出发,沿虚线路径经②、③、④三处,返回原地。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沿途经历的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就海水的平均温度而言,①>②>③>④
B.②处附近海域因离岸风,盛行上升流,饵料丰富,形成渔场
C.从③到④途中,发现沿岸自然带依次出现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体现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航行中一直顺水顺风
【小题2】甲、乙、丙、丁处分布有热带雨林,关于其成因正确的叙述是( )
A.甲处受赤道低压带的影响,且位于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B.乙处受赤道低压带的影响,且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C.丙处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D.丁处受赤道低压带的影响,且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同类题4
下列地理现象能够反映陆地环境整体性的是
A.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
B.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C.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
D.沙漠地区生长着骆驼刺,植物根系不发达
同类题5
读图,结合我国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判断图中最能反映自然景观经度地带性的是( )
A.①—②—③的变化
B.③—④—⑤的变化
C.①—③—⑤的变化
D.①—⑥的变化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