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2013年5月1日,一名骑行爱好者从河北出发,骑行至新疆吐鲁番,途中发现景观类型由出发时的森林变化为草原,后又变化为戈壁、荒漠。据此完成小题。
【小题1】这种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
【小题2】与这种变化相似的是 ( )。
【小题1】这种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
A.整体性 |
B.无规律性 |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D.独特性 |
A.从新加坡到北京的变化 |
B.从莫斯科到共青城(俄罗斯东部城市)的变化 |
C.从成都到拉萨的变化 |
D.从伦敦到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首都)的变化 |
结合下图,完成小题。

【小题1】关于A山地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的差异,叙述正确的有 ( )。
①都有落叶阔叶林带,因此南北坡差异不大
②同一自然带,南坡分布的海拔高,原因是南坡热量比北坡丰富
③南坡垂直自然带数目多,是因为南坡降水比北坡丰富
④山麓自然带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南、北坡热量差异明显
【小题2】同一座山,南北两坡的基带却不同,影响基带的因素主要有 ( )。
①纬度位置 ②山地的海拔 ③海陆位置 ④山麓的海拔 ⑤山坡的坡向
【小题3】当地气象资料显示,夏秋季节,甲地附近有夜间多雨的现象。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 )。
①甲地位于河谷,夏秋季节,河谷地区空气中水汽含量大
②甲地位于河谷,受外界影响小,空气湿度大,易下沉形成降雨
③甲地位于河谷,只在夜间盛行东南风,受地形的抬升产生降雨
④甲地为河谷地形,夜间多山风,河谷中暖湿空气被迫抬升,形成降雨

【小题1】关于A山地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的差异,叙述正确的有 ( )。
①都有落叶阔叶林带,因此南北坡差异不大
②同一自然带,南坡分布的海拔高,原因是南坡热量比北坡丰富
③南坡垂直自然带数目多,是因为南坡降水比北坡丰富
④山麓自然带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南、北坡热量差异明显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①纬度位置 ②山地的海拔 ③海陆位置 ④山麓的海拔 ⑤山坡的坡向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①②④⑤ | D.①③④⑤ |
①甲地位于河谷,夏秋季节,河谷地区空气中水汽含量大
②甲地位于河谷,受外界影响小,空气湿度大,易下沉形成降雨
③甲地位于河谷,只在夜间盛行东南风,受地形的抬升产生降雨
④甲地为河谷地形,夜间多山风,河谷中暖湿空气被迫抬升,形成降雨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标准木是指在森林调查中选测的有代表性的树木。下图示意2006—2007年西藏某地(29°N,94°E)云杉林标准生物量垂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云杉林标准木形态特征与林区环境相适应的是( )
【小题2】根据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推测类似该地区的云杉林还可能出现在( )

【小题1】云杉林标准木形态特征与林区环境相适应的是( )
A.枝叶距离地面高便于采光 |
B.底层树皮减少水分蒸发 |
C.根深利于吸收深处地下水 |
D.树干高有利于抵抗强风 |
A.贺兰山西坡 | B.长白山西北坡 |
C.南岭北坡 | D.武夷山东南坡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图甲为“内蒙古自治区简图”,图乙表示“内蒙古自治区不同经度的植被(包括森林、草原和农作物)覆盖率的变化情况示意图”。

材料二:内蒙古有富煤之忧,窝电之困。内蒙古“十二五规划”提出“煤从空中走”和“煤—电—用”一体化发展战略,围绕“用”这个核心进行规划,主要有:煤—电—冶(有色金属冶炼);煤—电—化(重化工业);煤—电—热(热电联产);煤—电—建(建材产业)等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
(1)描述图乙中植被覆盖率空间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写出呼伦贝尔地区主要的农业类型,并提出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
(3)试分析“煤从空中走”这种做法对内蒙古自治区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图甲为“内蒙古自治区简图”,图乙表示“内蒙古自治区不同经度的植被(包括森林、草原和农作物)覆盖率的变化情况示意图”。

材料二:内蒙古有富煤之忧,窝电之困。内蒙古“十二五规划”提出“煤从空中走”和“煤—电—用”一体化发展战略,围绕“用”这个核心进行规划,主要有:煤—电—冶(有色金属冶炼);煤—电—化(重化工业);煤—电—热(热电联产);煤—电—建(建材产业)等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
(1)描述图乙中植被覆盖率空间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写出呼伦贝尔地区主要的农业类型,并提出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
(3)试分析“煤从空中走”这种做法对内蒙古自治区产生的影响。
内蒙古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为了研究不同厚度的积雪融化后对牧草生长量的影响,在当地选了一块试验地。根据积雪厚度,设计了同面积的两块样地和一块对照样地。样地A积雪厚度30 cm,样地B积雪厚度10 cm,对照样地为无积雪区。下面为一段时期的实验结果对比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实验可以得出( )
【小题2】根据实验推测,在牧草发育期,积雪有利于土壤( )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实验可以得出( )
A.积雪地的牧草生长快于无积雪地 |
B.各样地牧草的生长速度前后一致 |
C.积雪越厚则牧草生长的速度越快 |
D.积雪利于增加牧草地上生物量 |
A.保温 | B.保土 |
C.增肥 | D.增湿 |
运城盐池被称为“中国死海”,位-山西省唯一的内流区内,地处中条山山前断陷带。运城盐池自古就是中国食盐生产重地,有“南风起,盐始生”之说,近来考古学家在盐池附近发现了古代“池外有堤,堤外有滩,滩外有渠”的护宝堤堰体系。下面为运城盐池相关区域和护宝堤堰体系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与运城盐池的形成不相关的是
【小题2】运城盐池晒盐的主要季节是
【小题3】关于护宝堤堰体系中各部分对盐池的保护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下列与运城盐池的形成不相关的是
A.流水在低洼处汇集成湖泊 | B.地壳运动,岩层断裂下陷 |
C.降水带来盐分在湖内累积 | D.地处内流区,蒸发较旺盛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堤一分洪和滞洪的作用 | B.渠—导流和分洪的作用 |
C.河—供水和排污的作用 | D.滩—阻挡隔离山洪作用 |
读某国自然带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国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小题2】甲、乙、丙自然带分别是
【小题3】甲、乙、丙自然带分异主要因素是

【小题1】该国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A.太平洋 | B.大西洋 | C.印度洋 | D.北冰洋 |
A.草原带 荒漠草原带 荒漠带 | B.荒漠带 草原带 荒漠草原带 |
C.荒漠草原带 荒漠带 草原带 | D.草原带 荒漠带 荒漠草原带 |
A.热量 | B.水分 | C.光照 | D.土壤 |
读 “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自然带沿北纬40°自东向西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 分布规律。这种分布规律的产生主要受 条件的影响较大。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规律在 纬度地区表现得最典型。
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成因 ,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
(3)C自然带名称 , 成因是 。
(4)限制C自然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1)自然带沿北纬40°自东向西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 分布规律。这种分布规律的产生主要受 条件的影响较大。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规律在 纬度地区表现得最典型。
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成因 ,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
(3)C自然带名称 , 成因是 。
(4)限制C自然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2013年8月17日至18日,第33届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首脑会议在马拉维首都利隆圭举行。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的组织机构正在得到不断巩固,地区一体化进程正在稳步推进。读“南部非洲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大陆西岸等温线向北凸出明显,分析原因。
(2)说明峰会召开期间约翰内斯堡市周边地区的自然景观特征,并说明理由。
(3)图中甲、乙沿海地区都处于回归线附近,自然带有何不同?说明成因。
(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图中赞比西河与世界主要河流相比航运价值相对较小的原因。

(1)图中大陆西岸等温线向北凸出明显,分析原因。
(2)说明峰会召开期间约翰内斯堡市周边地区的自然景观特征,并说明理由。
(3)图中甲、乙沿海地区都处于回归线附近,自然带有何不同?说明成因。
(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图中赞比西河与世界主要河流相比航运价值相对较小的原因。
如图A所示,甲、丙两地位于安第斯山的西侧,乙、丁两地位于安第斯山的东侧,图B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四地的平均雪线高度。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图中四地雪线高度不同的因素是( )
①纬度位置 ②地形 ③海陆位置 ④洋流
【小题2】当甲地的雪线高度比往年平均雪线高度低时,则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小题1】导致图中四地雪线高度不同的因素是( )
①纬度位置 ②地形 ③海陆位置 ④洋流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A.澳大利亚东部多降水天气 |
B.台风登陆我国的次数增多 |
C.我国北方将迎来寒冬 |
D.我国南方多低温阴雨天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