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下图是“我国某山脉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山脉最有可能是
【小题2】北坡分布有云杉林带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该山脉最有可能是
A.秦岭 | B.太行山 | C.南岭 | D.天山 |
A.纬度高,气温低 |
B.海拔高,气温低 |
C.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
D.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
(2017·无锡期中)下图为“东亚某国地理环境要素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国气候、地形、植被、河流等要素之间的整体性表现在(双选)
【小题2】某科考队赴该国实地科考,发现该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范围的北界纬度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主要是(双选)

【小题1】该国气候、地形、植被、河流等要素之间的整体性表现在(双选)
A.以海洋性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
B.河流水量充足,山地水土流失明显 |
C.地形坡度大,河流短小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
D.地形条件复杂,导致森林茂密且种类单一 |
A.受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 |
B.受沿岸暖流的影响 |
C.受山地地形的影响 |
D.受多火山、地震地质条件的影响 |
(2016·浙江湖州高二期末)乌拉尔山脉绵延2 000多千米,植被差异显著。读乌拉尔山脉东坡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乌拉尔山脉东坡海拔400米以下自然景观变化体现出的自然带分异规律是( )
【小题2】乌拉尔山脉东坡垂直带谱最复杂处的纬度是( )
【小题3】与54°N附近云杉林相比,63°N附近云杉林分布海拔更低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1】乌拉尔山脉东坡海拔400米以下自然景观变化体现出的自然带分异规律是( )
A.纬度地带性 |
B.干湿度地带性 |
C.垂直分异 |
D.地方性分异 |
A.54.5° | B.56.5° | C.62.5° | D.66.5° |
A.降水丰富 | B.热量不足 |
C.海拔较高 | D.光照较弱 |
(2016·盐城期中)读“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甲、乙自然带的名称分别是(双选)
【小题2】造成甲、乙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双选)

【小题1】甲、乙自然带的名称分别是(双选)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B.热带雨林带 |
C.热带草原带 |
D.热带荒漠带 |
A.太阳辐射 | B.地形 |
C.大气环流 | D.洋流 |
(2017·泰州调研)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辽河上游西辽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下表是通辽市水文站的河流断流统计表。
(1)读材料一,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说明大兴安岭对图示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影响。
(2)读材料二,分析河流两岸沙地扩大的直接原因。
(3)说明人类活动对西辽河流域沙尘暴多发的影响。
材料一 下图是辽河上游西辽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下表是通辽市水文站的河流断流统计表。
时段 | 断流年数 | 断流天数 | 径流量(亿 m3) |
1991~1995年 | 1 | 61 | 9.62 |
1996~2000年 | 5 | 817 | 4.43 |
2001~2007年 | 7 | 2 555 | 0 |
(1)读材料一,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说明大兴安岭对图示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影响。
(2)读材料二,分析河流两岸沙地扩大的直接原因。
(3)说明人类活动对西辽河流域沙尘暴多发的影响。
丁敏教授参加了新疆阿尔泰山(山上有新疆山地牧场)科学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身后的森林嘎然而止,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再往上看,花开始变得星星点点,路旁出现了积雪,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此时飘起了大雪……”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此时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 )
【小题2】阿尔泰山南坡( )
【小题1】此时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 )
A.山地针叶林带![]() | B.冰川带![]() | C.高山苔原带 | D.高山草甸带 |
A.森林大多为落叶阔叶林![]() | B.草场仅分布在山麓地带 |
C.此时季节为冬季![]() | D.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 |
某内陆国经济落后,以农牧业为主,下图为该国城市及河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国主要的自然带是
【小题2】该国主要的运输方式是
【小题3】影响该国城市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小题1】该国主要的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 B.热带荒漠带 |
C.热带草原带 |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A.铁路运输 | B.公路运输 | C.河运运输 | D.航空运输 |
A.河流 | B.气候 | C.旅游资源 | D.地形 |
读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某段植被垂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山地的地理纬度最可能是
【小题2】该段山脉东坡雪线比西坡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东坡

【小题1】图示山地的地理纬度最可能是
A.5°N | B.10°S |
C.30°N | D.30°S |
A.光照弱 | B.降水多 |
C.气温低 | D.气压低 |
林线是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以下)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高山林线海拔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F地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林线分布区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多条林线的走向在图示东部区域发生折向变化,其首要影响因素是

【小题1】F地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林线分布区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度大 | B.纬度低,气温高 |
C.来自印度洋沿河流北上的暖湿气流 | D.高原地形阻挡来自北部的寒冷气流 |
A.河流与盛行风向 | B.降水与土壤类型 |
C.地势与山脉走向 | D.气温与纬度位置 |
下图为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若干自然带的关系图式。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R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
【小题2】导致自然带沿OF方向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1】R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
A.苔原带 | B.温带草原带 |
C.亚寒带针叶林带 |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A.热量 | B.水分 |
C.风力 | D.光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