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标准木是指在森林调查中选测的有代表性的树木。下图示意2006—2007年西藏某地(29°N,94°E)云杉林标准生物量垂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云杉林标准木形态特征与林区环境相适应的是( )
A.枝叶距离地面高便于采光
B.底层树皮减少水分蒸发
C.根深利于吸收深处地下水
D.树干高有利于抵抗强风
【小题2】根据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推测类似该地区的云杉林还可能出现在( )
A.贺兰山西坡
B.长白山西北坡
C.南岭北坡
D.武夷山东南坡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8-16 04:01: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读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红军长征沿线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 )
A.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小题2】红军长征过程中走过的水草地,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
A.涵养水源
B.防风固沙
C.保持水土
D.调节径流
同类题2
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读“某区域图”,完成以下两题。
【小题1】A,B两地年降水量的差异( )
A.主要与地形阻挡有关
B.主要与洋流的性质有关
C.主要与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有关
D.主要与信风影响的程度有关
【小题2】B地自然带的分布属于(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布规律
B.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同类题3
读“我国某区域雪线高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沿AB线雪线高度的变化规律,并简要分析主要原因。
(2)此区域由西北向东南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为荒漠和半荒漠、草原、草甸、森林,试分析形成此变化规律的原因。
(3)说出图中①②两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差异,并简述①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4)图中③地区为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说明其自然原因。
同类题4
读“非洲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①②③④代表不同自然带,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20°N纬线穿过的世界陆地自然带中,面积最大的是本图中( )
A.③
B.②
C.①
D.④
【小题2】该地区( )地带性表现十分明显,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的差异
A.经度 水分
B.纬度 热量
C.垂直 水热状况
D.洋流 地形
【小题3】图中四个自然带,在地带性因素与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是 ( )
A.①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③④
同类题5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D自然带的名字依次是:
,
,
,
,A、B区对应的气候类型依次是
,
(2)B区山地
(东、西坡)垂直带谱数目较多,产生这种差异的基础是
条件,同时,
东、西坡)的雪线较高,主要影响因素是
。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