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下图为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自然带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假如澳大利亚大陆向北漂移10个纬度( )

【小题1】下列有关自然带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自然带受风带、洋流、地形共同作用而形成 |
B.甲、戊自然带东西宽度窄主要受洋流因素影响 |
C.丁、己自然带分布面积狭小,主要受地形限制 |
D.甲、乙、丙三自然带的分布主要受热量因素影响 |
A.甲、乙两自然带范围将扩大 | B.丁、己两自然带将扩大 |
C.丙自然带将演替为戊自然带 | D.自然带类型将更加多样 |
读澳大利亚大陆自然带分布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自然带名称:
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
(2)自然带A—D—E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自然带A—B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3)从图上看,澳大利亚大陆自然带分布有何特点?形成这种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自然带名称:
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
(2)自然带A—D—E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自然带A—B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3)从图上看,澳大利亚大陆自然带分布有何特点?形成这种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读我国三座名山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数字②③所代表的自然带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三座山峰中,天山自然带最丰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比较天山南北两坡的雪线,较低的是________坡,导致天山雪线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4)造成贺兰山地两侧带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图中数字②③所代表的自然带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三座山峰中,天山自然带最丰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比较天山南北两坡的雪线,较低的是________坡,导致天山雪线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4)造成贺兰山地两侧带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下图为由赤道到北极地区自然地理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序号①代表的自然景观是()
【小题2】图示景观②的典型土壤比景观①的典型土壤()
【小题3】该图所示内容的主题应是自然带的()

【小题1】图中序号①代表的自然景观是()
A.温带草原 | B.落叶阔叶林 | C.针叶林 | D.常绿硬叶林 |
A.土层更加深厚 | B.不容易发生沙化 |
C.冻结时间更长 | D.有机质含量更低 |
A.植被高度变化 | B.干、湿度变化 |
C.纬度地带分异 | D.垂直地带分异 |
下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周边地区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或雪、雹等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固态降水率的分布特点。
(2)分析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主要山脉东南坡森林覆盖率高于西北坡的自然原因。
(3)说出A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原因。

(1)简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固态降水率的分布特点。
(2)分析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主要山脉东南坡森林覆盖率高于西北坡的自然原因。
(3)说出A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原因。
下图所示的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A.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D.非地带性规律 |
读下面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B地气候资料
(1)甲图中回归线地区大陆东岸与西岸的年均温差异很大,试分析主要原因。
(2)简要描述乙图中A地区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
(3)乙图中B地的两片沼泽在不同季节会呈现出离、合变化的现象,请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分析其成因。
(4)图中大陆南面海域存在海洋污染情况,试分析最主要的原因。

B地气候资料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平均气温(℃) | 21.5 | 21.5 | 21.1 | 19.9 | 17.4 | 15.2 | 14.9 | 17.3 | 21.3 | 23.5 | 23.4 | 21.7 |
降雨量(mm) | 245.4 | 185.9 | 95.0 | 34.7 | 3.1 | 0.0 | 0.1 | 0.4 | 1.7 | 18.4 | 89.2 | 208.1 |
(2)简要描述乙图中A地区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
(3)乙图中B地的两片沼泽在不同季节会呈现出离、合变化的现象,请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分析其成因。
(4)图中大陆南面海域存在海洋污染情况,试分析最主要的原因。
下图是我国北纬30°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造成我国110°E以东植被叶面积指数大于110°E以西植被叶面积指数的最主要因素是()
【小题2】我国100°E以西叶面积指数较小,发展农业遇到的限制性因素是()
【小题3】与我国100°E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最符合的是()

【小题1】造成我国110°E以东植被叶面积指数大于110°E以西植被叶面积指数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土壤 | B.降水 | C.冰川 | D.海拔 |
A.光照 | B.水分 | C.热量 | D.土壤 |
A.从新疆出发向东旅行依次看到沙漠,草原和枫叶 |
B.由刚果盆地向北到地中海沿岸依次看到的自然植被 |
C.攀登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美丽景致 |
D.暑假到塔克拉玛干沙漠游玩见到的点点绿洲 |
下面甲、乙两图分别为沿经线、纬线的地形剖面和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甲图中自然带的分布特点。
(2)指出乙图中A表示的自然带名称,并分析C→B→A自然带分异现象的主要成因。
(3)试分析乙图中C地冬季降雪多的原因。
(4)简述撒哈拉地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描述甲图中自然带的分布特点。
(2)指出乙图中A表示的自然带名称,并分析C→B→A自然带分异现象的主要成因。
(3)试分析乙图中C地冬季降雪多的原因。
(4)简述撒哈拉地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甲、乙两图分别是安第斯山脉东、西两坡上的植被分布图,①~⑦代表不同的植被。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植被⑥所在的自然带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植被⑥所在的自然带
A.热带雨林带 | B.热带草原带 |
C.热带荒漠带 |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A.甲坡⑤自然带的形成是因为深居内陆 |
B.乙坡山麓⑦自然带的形成是受盛行西风影响 |
C.乙坡山麓⑤⑥⑦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D.甲坡①自然带受地形影响南北狭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