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所示的地貌类型属于(  )
A.三角洲B.冲积扇
C.山麓沙丘D.河流沿岸冲积平原
【小题2】图示地貌可能分布在(  )
A.长江中下游平原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D.青藏高原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沉积地层剖面以及其中的地质构造,就像一本地质历史教科书,记录了地壳发展、演化的一系列事件,是我们了解地壳发展演化的窗口。石灰岩、页岩、砂岩分别是深海、浅海、河湖沉积的产物。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该地层剖面顺序,判断C层所处的海陆环境( )
A.深海B.浅海C.陆地D.无法判断
【小题2】据E层到G层的岩层变化,可推测海平面升降的过程是( )
A.一直上升B.一直下降C.先升后降D.先降后升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左图为板块运动示意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在图一所示板块边界区域,可能形成的地表形态为(  )
A.东非裂谷B.海岸山脉C.大西洋D.喜马拉雅山脉
【小题2】若图一中的①处形成变质岩,则图二中与其岩石类型相对应的是(  )
A.aB.bC.cD.d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某河流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于Ⅰ、Ⅱ两区域河流地质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Ⅰ区域河流的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搬运、堆积作用
B.Ⅱ区域河流的外力作用仅有侵蚀作用
C.Ⅰ区域河流流水作用使左岸侵蚀,右岸沉积
D.Ⅱ区域河流下切侵蚀显著,使河谷呈槽形
【小题2】关该河流的假设能够成立的是
A.若该河流位于东北地区,则该河流只有一次汛期
B.若该河流位于华北地区,Ⅱ区域的河流易发生凌汛
C.若该河流位于西北地区,则该河的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
D.若该河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则该河结冰期短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自然界中,相邻河系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 会有一个河系发展成为主河系。由于分水岭被破坏或迁移造成的河流袭夺,称为主动河流袭夺。下列乙图是甲图中方框处的分水岭变化图,该处分水岭从Ⅰ经Ⅱ演化到Ⅲ, 分水岭最终被切穿, 发生河流袭夺现象。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图中最终河流流量减少的河段是
A.aB.bC.cD.d
【小题2】乙图中导致分水岭迁移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南半球某区域地貌及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其地貌类型是________,该地地貌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2)乙地河口附近往往形成________地貌,形成该地地貌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
(3)甲、丙两种地质构造中,有利于储存石油的是________构造;适合修建隧道的构造是________,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 
(4)河流①、②两岸中,位于河流凹岸的是________,以堆积为主的一岸是________,适合修建港口码头的一岸是________。 
(5)形成该区域地质构造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地质构造图是反映一个区域或构造单元的构造特征和构造发展历史的地质示意图。下面左图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图,下面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处岩层受挤压形成背斜构造B.B处地质稳定利于城市建设
C.甲岩石与⑤岩石类型一致D.D、E均表示内力作用
【小题2】右图中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③—④
C.⑤—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和某地剖面图(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乙是_____,也是构成我国黄山的主体岩石。从地质构造上看,黄山属于_____,与黄山成因相同的还有_____(填字母)
A.华山B.喜马拉雅山C.武夷山D.太湖平原
(2)图乙中A地貌的成因是__________,它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___地区(填方位)。F是流动沙丘,其成因主要是___________作用。
(3)图乙中C、D、E所代表的三种岩石,年龄由老到新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
(4)2013年湖南省启动湘西喀斯特地貌申报世界遗产工作。形成喀斯特地貌一般是_____岩,图甲中_____(填数码)可表示该岩石的形成,其经过变质作用后往往形成_____岩。沉积岩特点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我国某区域图。


(1)图中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N为西电东送工程的 线,该工程的资源输入地位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 地区。
(2)渭河平原的地质构造属于 。图中甲山脉是我国 气候区的北界,该界线以北  (填耕地类型)广布,种植业发达。
(3)丙湖是  (淡水或咸水)湖;河西走廊分布着大量绿洲,这体现了地域分异的 分异规律。
(4)从整体性角度分析乙处形成“地上河”的过程。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科技日报》报道: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约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兽飞禽。伟硕岩体已被淘蚀得薄如蛋壳。花岗岩体绵延分布百里,相对高差百米以下。

阅读上述材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这种“峰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岩浆活动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
【小题2】关于此处花岗岩与沉积岩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花岗岩先形成,沉积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
B.沉积岩先形成,花岗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
C.沉积岩与花岗岩同时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
D.无法判断此处花岗岩与沉积岩形成的先后顺序
【小题3】下列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A.沙丘B.火山锥
C.冲积扇D.风蚀蘑菇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