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自然界中,相邻河系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 会有一个河系发展成为主河系。由于分水岭被破坏或迁移造成的河流袭夺,称为主动河流袭夺。下列乙图是甲图中方框处的分水岭变化图,该处分水岭从Ⅰ经Ⅱ演化到Ⅲ, 分水岭最终被切穿, 发生河流袭夺现象。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图中最终河流流量减少的河段是
A.a
B.b
C.c
D.d
【小题2】乙图中导致分水岭迁移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D.流水沉积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12-28 05:20: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形成下图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沉积
C.流水沉积
D.海浪侵蚀
同类题2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所示地貌成因( )
A.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风力搬运作用
D.风力堆积作用
【小题2】图示地貌,在下列哪一区域较常见( )
A.新疆塔里木盆地
B.华北平原
C.云贵高原
D.四川盆地
同类题3
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 P 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 b 中①、② 、③分别对应的是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Ⅰ、Ⅲ、Ⅱ
同类题4
下图为河水中颗粒物质所受外力作用类型与河流流速、颗粒物直径之间的关系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欲使直径为0.1 mm处于搬运状态的颗粒物堆积至河床,河流流速至少应降为( )
A.0.1 cm/s
B.0.5cm/s
C.0.7 cm/s
D.30 cm/s
【小题2】下表中P、Q两颗粒物所受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侵蚀 搬运
B.搬运 堆积
C.侵蚀 堆积
D.搬运 侵蚀
同类题5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均为河流堆积地貌,试比较两者的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____。
形态特征
分布规律
甲
乙
(2)如果该地位于我国西北新疆中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那么甲处适宜发展的农业是____。如果该地区地下发现丰富的油气资源,油井的合适位置是____ (A、B、C)处。
(3)图示地区内外力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是____。
A.断裂、褶皱、侵蚀、沉积
B.褶皱、断裂、沉积、侵蚀
C.侵蚀、褶皱、沉积、断裂
D.褶皱、断裂、侵蚀、沉积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