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三清山风景区是世界自然遗产,它展示了独特的花岗岩石柱与山峰景观。左图为“三清山地貌景观照片”,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的字母表示内、外力作用。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右图中箭头表示形成三清山岩石的地质作用是
A.aB.bC.cD.d
【小题2】塑造三清山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类型是
A.风化与搬运B.风化与侵蚀C.侵蚀与堆积D.搬运与堆积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尼泊尔是南亚的内陆国,该国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震频发。下图为尼泊尔等高线地形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尼泊尔地震频发是因为其
A.位于大陆板块内部B.靠近板块消亡边界
C.位于大洋板块张裂处D.地下岩浆活动强烈
【小题2】尼泊尔
A.地形以平原为主B.地形以高原为主
C.海拔高,相对高度小D.多高山峡谷,地势起伏大
【小题3】形成尼泊尔复杂地形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与冰川侵蚀B.流水沉积与风力侵蚀
C.冰川作用与流水作用D.风力搬运与流水沉积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计划修建B村镇到A村镇公路的①与②两个线路方案中, 路线合理,理由是
(2)修建B村镇到D城市的公路没走直线,而绕道经过C村镇的原因是
(3)简述F村镇沿河修建的优点。
(4)结合图示,试说出D更容易发展成为大城市的原因。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同一时期在海洋中形成的砂岩、页岩、石灰岩在水平方向上是从浅海到深海依次排列的。在地质学中,海退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海进是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下图是某海域地质剖面图,①→④为不同地质时期的岩层。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岩层的更替与该地海岸线的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A.①→② 海退 ③→④ 海进B.①→② 海进 ③→④ 海退
C.①→② 海进 ③→④ 海进D.①→② 海退 ②→④ 海退
【小题2】下列关于图示甲、乙、丙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排列是
A.甲 乙 丙B.甲 丙 乙
C.乙 丙 甲D.丙 乙 甲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考察报告,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野外考察是提升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北京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进行野外考察,并撰写考察报告。

(1)考察记录单中①处最可能记录的是________(双项选择题)。
A.奇峰林立 B.冰川广布 C.地势平坦 D.地表崎岖
(2)除记录单中所列项目之外,地貌景观的描述角度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3)根据地貌形成条件判断,与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________(双项选择题)。
A.植被 B.土壤     C.岩石     D.水文
(4)阅读考察报告,概括此次考察活动的主要任务。
(5)对“拓展学习”四幅景观图中的地貌进行分类,并说出理由。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面左图是成都平原位置示意图,右图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都江堰水利工程建设前,岷江洪灾使成都平原成为一片汪洋的主要原因是
A.岷江发源于邛崃山,水势猛B.岷江流经平原西侧,地势高
C.岷江流经平原东侧,地势低D.岷江下游河道宽阔,水面广
【小题2】与乙地相比,甲地
A.沉积物颗粒大,地下水位高B.沉积物颗粒大,地下水位低
C.沉积物颗粒小,地下水位高D.沉积物颗粒小,地下水位低
【小题3】枯水季节,60%以上水量会从鱼嘴进入内江,主要原因是内江比外江
A.河道宽B.流速慢C.河床深D.河床浅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瑙河(每年冬春季节定期泛滥)河水通过三条支流注入黑海,在入海口处形成一个巨大的扇形多瑙河三角洲。河口虽有船只来往,大型船舶却极其罕见。三角洲腹地长满一望无际的芦苇,更为奇特的是“浮岛奇景”,它就像一个巨大而美丽的花园,漂浮在海面之上。“浮岛”上长着茂盛的植物,与陆地无异,但下面却是一片湖泊,湖面碧波荡漾,湖水清澈无比。浮岛占地10万公顷左右,厚约一米。浮岛成为了各类飞禽走兽生活的“天堂”……三角洲腹地苏利纳城(该城建于1840年,距离黑海海岸4千米)中央有一座建于270多年前的灯塔(一种固定的航标)很引人注目。下图是下游平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和多瑙河三角洲示意图。
    
(1)分析多瑙河河口大型船舶罕见的原因。
(2)分析多瑙河三角洲“浮岛”成为飞禽走兽生活“天堂”的原因。
(3)试对灯塔出现在苏利纳城中心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是“我国某历史遗址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村落沿河谷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①便于观测水情 
②利于取水灌溉 
③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地狱之门”位于乌兹别克斯坦一个叫作达尔瓦兹的小镇附近。1974年,地质学家在该地意外发现一个地下洞穴,里面充满了可燃性气体。将气体点燃后,大火竟燃烧了40多年仍未熄灭。下图为“地狱之门”景观及地质构造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地狱之门”最可能位于图中的(  )
A.①地B.②地
C.③地D.④地
【小题2】图示区域除可燃性气体外,还可能蕴藏着丰富的(  )
A.铁矿资源B.石油资源
C.地下水资源D.有色金属资源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海穹景观图”,完成以下各题。

【小题1】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堆积作用
D.化学溶蚀作用
【小题2】形成该地貌的地理环境是(  )
A.近海沙质海岸环境
B.近海淤泥质海岸环境
C.近海基岩海岸环境
D.近海红树林海岸环境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