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全球海陆水循环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箭头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小题2】图中①、②、③、④箭头代表的环节,与近年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弱相关性最强的是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箭头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A.水汽输送、下渗、河川径流、地表径流 |
B.水汽输送、下渗、河川径流、地表径流 |
C.地表径流、河川径流、下渗、水汽输送 |
D.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河川径流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

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上海市“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_。
(2)按水循环原理,可使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可以明显改变的措施是______(选择填空)
(3)图中①②③④环节表现出的水循环类型属于________循环,简述该类水循环的主要意义。
(4)请同学为上海市建成“海绵城市”献计献策,列举至少两项的可行措施。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_。
(2)按水循环原理,可使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可以明显改变的措施是______(选择填空)
A.拦蓄和利用雨水 | B.跨流域调水 | C.修建水库 | D.铺设防渗膜 |
(4)请同学为上海市建成“海绵城市”献计献策,列举至少两项的可行措施。
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转移、能量交换最活跃的过程之一,水循环也是最具动力的自然循环之一。读图(图中箭头代表水流补给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代表的水体最可能是
【小题2】箭头a代表的补给现象一般发生在
【小题3】近年来洞庭湖区实行退耕还湖,由此导致的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小题1】甲代表的水体最可能是
A.雨水 | B.地下水 | C.冰川 | D.季节性积雪融水 |
A.1~2月 | B.3~4月 | C.6~7月 | D.11~12月 |
A.a、b都变小 | B.a、b都不变 | C.a在丰水期变小 | D.b在枯水期变大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 )
【小题2】“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
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下渗
【小题3】人类生活、生产用水的主要是

【小题1】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 )
A.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作用 |
B.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 |
C.裸露地面铺设砂石易造成扬沙天气并堵塞下水道 |
D.绿化带面积过大,易发生城市内涝 |
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下渗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A.江河水、冰川、深层地下水 |
B.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
C.海水、冰川、地下水 |
D.冰川、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各题。

(1)图中环节②表示 _____,④表示_____ ,⑤表示_____ 。
(2)受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_____ (填序号),影响该环节的人类活动有_____。(至少答3点)

(1)图中环节②表示 _____,④表示_____ ,⑤表示_____ 。
(2)受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_____ (填序号),影响该环节的人类活动有_____。(至少答3点)
“一滴水从波涛汹涌的大海,化为天上的白云,再到漫天的大雪,使地面银装素裹,融化后渗入地下,被植物的根系吸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这段描述涉及的水循环的环节依次是
①蒸发 ②降水 ③水汽输送 ④下渗
【小题2】水循环联系的地球圈层有
①水圈 ②软流层 ③生物圈 ④大气圈
【小题3】地球的外部圈层中,其中最活跃的圈层是( )
【小题1】这段描述涉及的水循环的环节依次是
①蒸发 ②降水 ③水汽输送 ④下渗
A.①③②④ | B.①②④③ |
C.②③④① | D.①③④② |
①水圈 ②软流层 ③生物圈 ④大气圈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A.岩石圈 | B.大气圈 | C.水圈 | D.生物圈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套灌区是我国设计灌溉面积最大的灌区,也是我回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河套灌区属于没有引水灌溉便没有农业的地区,灌区年引黄水量约50化立方来,占黄河过境水量的七分之一。灌区农作物灌溉,分夏灌、秋灌和秋后灌三个阶段,夏灌从5月上句到6月底,秋灌从9月初到9月中向,这两个阶段的灌水都是作物生长期的灌溉。秋后灌是作物收割后的储水灌溉,每年从10月初开始至11月初结東,是该津区一年间灌水量最大的一次。河套灌区长期以来,由于灌水校多,而排水エ程滞后,土壤盐碱化日益加重,严重影响灌区农牧业的迅速发展。下图为河套灌区示意图。
(1)简述河套灌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主要优势。
(2)简述河套流区发展对乌梁素海的影响。
(3)从水循环角度,简述河套灌区土壤盐碱化日趋加重的原因。
下图表示绿水资源与蓝水资源的划分,蓝水是降水中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部分,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最终会进入大气。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据图可知
【小题2】蓝水

【小题1】据图可知
A.蓝水和绿水根本相同 | B.蓝水数量与绿水数量相同 |
C.绿水主要指地表和地下径流 | D.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绿水 |
A.参与了地表形态的塑造 | B.对海陆间循环产生明显的影响 |
C.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 | D.对湿润地区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