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地球上的水循环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各代号在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B____,C_____,D______,F________,G______  
(2)由B,C,D,F,G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循环,由A,B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_循环,由D,E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循环。   
(3)地球上的水体通过水循环中的各环节把_______圈、水圈、_______圈、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的水循环系统。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地质构造的类型为   
(2)图中Q地的构造地貌是   ,形成的原因是
(3)若图示范围内有丰富的资源,则   
A.Q地可能贮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B.Q地地下可能有大理岩矿分布
C.在P地向下钻探可以找到④岩层所含资源D.P地地下水资源丰富
(4)图中甲处水循环类型是   。目前人类可以通过   等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长江水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陆上内循环。
当前题号:3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5年12月,镇江市入选全国首批海绵城市试点。“海绵城市”是指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存水、净水,需要时把存蓄的水再“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
材料二 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许多城市建设了高架路、地铁等新的交通设施。
材料三 左图为“海绵城市示意图”,右图为“某城市地质剖面图”。

(1)图中①②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类通过___________ (措施)来调节①环节水量的时间分配。
(2)写出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名称: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
(3)最适合建设地铁轨道的地点是___________。
(4)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对图中水循环环节的影响符合实际的是
A.①增加B.②增加C.③减少D.④减少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示意在降雨强度与坡度均相同条件下,五种不同初始干密度(g/cm3) 土壤模型,坡面径流的平均流速随时间的变化。干密度与孔隙率呈负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坡面径流流速
A.与土壤干密度呈负相关
B.与土壤孔隙率呈正相关
C.随干密度增大更快稳定
D.随时间推移而持续增大
【小题2】坡面径流历时10分钟内的流速变化是因为
A.下渗水量减少B.降水强度增大C.土壤孔隙变大D.土壤冲刷加剧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7年4月12日,江西九江市鞋山湖床裸露龟裂,受降雨偏少、上游来水减少等因素影响,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出现严重低枯水位。当日,鄱阳湖星子站水位仅为8.19米,逼近8米极枯水位线,湖泊中央标志性景观落星墩“水落石出”。据此回答据此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枯水期鄱阳湖水位急速下降的原因主要是(   )
A.汇入的地表径流大量减少
B.湖水大量下渗
C.地下径流大量流出
D.湖水大量蒸发
【小题2】目前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
A.水汽蒸发B.水汽输送
C.地表径流D.地下径流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水循环的原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洋水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的海水
A.______形成水汽,水汽被B.____到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C.______降落到地面的水,通过(F)__和D.地下径流又返回海洋,这种水循环称为__循环,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3)P所代表的水循环叫____________ ,N所代表的水循环叫 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全球水平衡原理,P、M、N三种循环中,______循环的水量最大,_______环对地球淡水资源更新有重要意义。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亚马孙河流域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題。

【小题1】亚马孙河属于水循环中的环节是:
A.水汽输送B.下滲C.地下径流D.地表径流
【小题2】关于亚马孙河流域植被破坏对水循环环节影响描述错误的是
A.植物蒸腾作用减弱B.下渗减少
C.地下径流增加D.地表径流增加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_______圈、水圈、岩石圈、_______圈四个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图中字母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3)从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来看,图中甲处(由A→B→C→D→A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水循环。
当前题号:9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面左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左图中的M处的岩石与右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相一致;丁处为变质岩,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
(2)乙地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__,其成为山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应选择____(甲或乙)处地下,理由是___。
(4)图一中水循环②环节为_____。若图示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该环节在夏季输送量最大,原因是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