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1)若此图表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模式,③表示外力作用,则图中丙表示的是___________;甲表示岩浆,则①表示___________ 作用。
(2)若此图表示城市热岛效应,则图中甲为___________(选填“城市”或“乡村”)。为改善城市大气质量, ①处适宜布局___________。
(3)若此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则图中乙处为___________,人类对图中环节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改变其时空分布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此图表示南半球中纬度大气环流圈,则图中①的风向是___________;乙处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_,甲处的降水类型是___________。
(5)若此图表示季风环流,乙为亚洲大陆东部,则图中反映的季节是___________,①风向为___________;此季风的成因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北方冬季大棚顶上常常结满露珠,影响棚内蔬菜光合作用,同时,较冷的水滴滴到蔬菜上,还容易导致蔬菜腐烂,造成减产。所以,大棚设计要尽量减小棚内湿度,并且有利于露水的收集。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大棚内水汽由地面到棚顶,水滴由棚顶到集水容器的过程分别相当于水循环环节中的(  )
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
【小题2】除棚内空气湿度外,影响集水量的因素还有(  )
A.大棚内外温差B.棚内空气温度C.棚外风力大小D.棚顶倾斜角度
当前题号:2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去年冬季美国东北部地区屡遭罕见的暴风雪.

读图回答:

【小题1】大湖效应涉及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小题2】五大湖区出现降雪最多月份和地点最可能是
A.一月甲地B.四月乙地C.四月丙地D.一月丁地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9年8月上旬以来,新加坡不时经历“烟霾”天气,多日的严重污染已导致多例呼吸道疾病的发生,而“烟霾”天气也波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南部等多个区域。监测显示,污染多来自于周边的森林大火。下图为马来群岛局部示意图。


材料二:印度尼西亚人口2.62亿,其中爪哇岛承载全国一半以上人口(下图表示区域人口密度及主要农作物分布)。首都雅加达超过3000万人,成为东南亚最大的都市区。近年来,大量农用地转变为住宅区,城市的不透水面覆盖率高达90%。雅加达河网密布,但污水处理率仅有10%,使得六成的用水需从地下抽取,城市每年以20厘米的速度下沉。地面沉降也加剧了洪水的威胁。预计30年内,雅加达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将沉没入海。

材料三:2019年8月26日,印尼正式宣布将首都迁出爪哇岛。设立于东加里曼丹省东南( 见上图箭头)。计划5年后搬迁。不同于爪哇岛的高度开发,新首都拥有广袤林地,灾害较少,有巨大的潜力。政府的另一目标是促进地区间的平衡发展,因为加里曼丹岛位于印尼的地理中心,新首都的开发,可以带动更多落后岛屿的发展。


(1)结合材料一,判断烟霾最有可能的地,并从大气环流的的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
(2)简析爪哇岛人口稠密的原因。
(3)结合材料二,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雅加达地面沉降的原因。
(4)指出印尼新首都的优势区位条件。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下列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若该图为海滨地区海陆风模式示意图,且A表示海洋,B表示陆地,则此图所示情形()
A.白天的海风B.夜晚的海风
C.白天的陆风D.夜晚的陆风
【小题2】若该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关于四地气温、气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A>B>CB.气温:A<B<CC.气压:A>B>C>DD.气压A<B<C<D
【小题3】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则错误的是()
A.A地为海洋,B地为陆地B.②为径流输送
C.④为水汽输送D.③为蒸发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该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圈,那么
A.甲地纬度为30
B.④为盛行西风
C.丁地多阴雨天
D.甲地气压带成因为热力原因
【小题2】若该图表示海陆间大循环示意图,那么
A.①表示陆地蒸发B.②表示水汽输送
C.③表示下渗D.甲地表示陆地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首列义乌-伦敦的中欧班列,于当地时间2017年1月18日13时抵达英国伦敦巴金车站,这意味着中英贸易的物流运输实现了全陆地运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索马里沿岸盛行离岸风,渔业资源丰富
B.附近的著名海峡风浪大,危害海上航行
C.东亚地区的水循环活跃,河流进入汛期
D.与该国同一日期的范围约占全球的一半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同学做了一次长途旅行,他的日记中写道:
7月10日,天气晴,我在云南昆明看石林(下左图)………
7月15日,天气晴,我在四川游览峨眉山…….
7月21日,天气阴,我到了首都北京,北京人说2011年的今天可以在北京看“海”(下中图)……
7月25日,天气晴,我在三江平原看到了连片的水稻田………
材料二 下左图为“某同学游览线路图”,右图为“山地自然带分布图”。

(1)该同学在旅途中发现越往北,白昼时间越________(“长”或“短”),该线路沿途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 体现了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峨眉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类似于图中的________ 图(“甲”“乙”“丙”或“丁”)
(2)石林是喀斯特地貔的精华,主要由石灰岩构成。该地貌的成因是________。
(3)下列水循环环节与2011年北京城市内涝形成原因相关的有    (    )
A.地表径流减少B.下渗减少C.蒸发增大D.降水增多
(4)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措施有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马拉若岛位置示意图。该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完全被淡水包围的岛,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马拉若岛的形成原因是
A.流水堆积B.海水侵蚀C.火山喷发D.地壳抬升
【小题2】影响马拉若岛周围一定范围内全是淡水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量B.蒸发量C.地表径流D.沿岸洋流
【小题3】生活在马拉若岛上的居民总结出来下列经验,不可信的是
A.全年高温多雨B.每天太阳落下方位不变
C.每天太阳升起时间稳定D.全年正午人影短于身高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水循环由多个环节组成。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D环节的是(   )
A.长江东流B.海水倒灌
C.台风登陆D.黄河凌汛
【小题2】E环节不畅通可能导致(   )
A.洪涝灾害B.海平面上升
C.暴雨灾害D.土地荒漠化
【小题3】图中所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   )
A.使水呈三态变化B.使海平面上升
C.不断更新陆地水D.加速冰川融化
【小题4】一架飞机从圣彼得堡(60ºN,30ºE)2014年11月3日15时20分起飞,经过11小时40分钟飞抵哈瓦那(23°N ,82°W),飞机到达哈瓦那时,当地的区时时间是(   )
A.3日20时00分B.4日10时32分
C.3日19时32分D.4日20时00分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