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为我国西北第二大内陆流域,发源于祁连山区南部,上游冰川广布。20世纪60年代至2010年,监测流域内降水量整体增加,冰川总面积减少。下图示意“黑河流域冰川条数不同海拔区间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海拔>4700m冰川条数较少的原因是
①山体面积小   
②地形陡峭   
③气温低   
④降水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小题2】海拔>4500m冰川条数变化及主要原因分别是
A.减少 气候变暖B.减少 降水增多
C.增加 降水增多D.增加 气候变暖
【小题3】有关2010年黑河流域冰川面积的推断,正确的是
A.4500m以下冰川面积总体减少B.4400~4500m冰川面积占比最大
C.4500m以上冰川面积总体增加D.4200~4300m冰川面积减少最多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印度河是南亚大河,年输沙量4.8亿吨,河口潮差达4.2米,流域内灌溉农业发达,灌溉用水约占径流量的4/5,灌区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平原地区。巴基斯坦人口众多,80%的人口集中在印度河平原地区,该国实施“西水东调”工程,在印度河干流和支流①、②兴建大型水库、拦河大坝等水利工程,将河水通过调水渠调入支流③、④,使印度河流域灌溉用水得到保证,灌溉面积扩大。

(l)根据下表数据,指出印度河径流补给的主要地,并说明不同时段的主要补给类型。印度河流域干支流径流量比重及不同时段径流量占全年的比例
河流
径流量占流域的比重(%)
不同时段径流量占全年的比例(%)
4~6月
7~9月
10~12月
1~3月
印度河干流
53
31
54
8
7
支流①
13
44
36
8
12
支流②
14
28
56
7
9
支流③
4
30
51
8
11
支流④
16
19
64
10
7
 
(2)从发展灌溉农业的角度,分析巴基斯坦实施“西水东调”工程的必要性。
(3)从自然灾害角度,评价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工程对印度河三角洲产生的影响。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如图图表现了雨水的不同处理方式,左图利用雨棚收集雨水,右图将雨水直接引入地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左图表现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有( )
①加剧城市内涝     
②缓解城市缺水
③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   
④有利于实现雨水的资源化 
⑤适当减轻居民经济负担
⑥有利于地下水回灌.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②⑤⑥
【小题2】右图显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
A.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下渗
B.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
C.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蒸发
D.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循环中的地下径流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巴基斯坦是世界重要的灌溉农业国家,乙地是该国重要农业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拉合尔气候统计资料。

材料二: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重要的合作项目,瓜德尔港、产业园区、公路铁路和能源为四个建设重点。通过该走廊建设,逐步完善巴基斯坦与中国的互联互通,推动中巴社会经济共同发展。
(1)甲处河流径流全年有两个峰值,说出其出现的季节及主要补给类型。
(2)说明乙地多旱灾的自然原因。
(3)说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给巴基斯坦带来哪些有利影响。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1981—2013年,华北平原气温和降水均有明显的变化,植被覆盖度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下图为华北平原在1981—2013年植被生长期内平均各生态区覆盖度变化。据此完下列各题。

【小题1】林地生态区覆盖度整体大于草地生态区。①~③代表的生态区分别为
A.林地 草地 耕地B.草地 林地 耕地
C.耕地 林地 草地D.草地 耕地 林地
【小题2】生态区③在6月份覆盖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正值伏旱期,降水少B.牲畜繁殖,数量剧增
C.春旱时间较长,降水少D.农作物收获时期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流经西藏的澜沧江有一处干热河谷,在其河畔分布着几千块层层叠叠的盐田(如下图)。每年的4-6月为晒盐旺季,7-9月为当地的雨季。当洪水期过后,当地纳西族妇女会打开河畔的盐井围栏的活动门,从盐井中取出卤水,置于盐田晒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左图:澜沧江河畔盐田盐井位置及景观图

盐井地质剖面示意图
(1)分析每年4-6月份为晒盐旺季的原因。
(2)分析每年的7-9月份盐井围栏需关闭的自然原因。
(3)根据盐井地质剖面示意图,解释卤水的形成过程。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定结(藏语意为长在水中的地方)湿地,年降水量236.2毫米,生长着至少40余种珍稀物种,是隐秘的后藏湿地王国。
材料二 被称为“软黄金”的虫草(冬虫夏草)是一种昆虫与真菌的结合体。西藏虫草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41%,每年夏季,数以万计的“大军”进入青藏高原掠夺性采挖虫草。
材料三 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及定结湿地分布图。

(1)指出河流a段和c段汛期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2)描述定结湿地分布区的地势特征,并分析定结湿地的成因。
(3)简述掠夺性采挖虫草对青藏高原环境的影响。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楼兰古城在两千多年前曾是塞外水乡、林草茂密的绿色王国和丝路重镇。楼兰古城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丝绸之路,战争频繁
B.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
C.风力侵蚀作用强
D.过度樵采和灌溉用水增多,土地荒漠化
【小题2】N为塔里木盆地的内陆湖,M为湖边的小绿洲,N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与M绿洲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分别是(   )
A.地下水、夏季B.冰雪融水、冬季
C.冰雪融水、夏季D.地下水、秋季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完成问题。

【小题1】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
A.①环节B.④环节
C.⑤环节D.⑦环节
【小题2】“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说明参与循环的圈层有()
①水圈     ②岩石圈   ③生物圈   ④大气圈
A.①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某野外求生训练营进行荒岛求生训练时,在沙滩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如下图所示。下图为当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左图获取淡水过程中,未体现出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D.径流
【小题2】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
A.日出前后B.中午前后C.日落前后D.午夜前后
【小题3】推测目前此方法没有被世界各地用以建设海水淡化厂的最主要原因是()
A.效率低B.破坏环境C.成本高D.技术要求过高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