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表为图中甲、乙两城市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圣劳伦斯河是世界上水位最稳定的河流之一,说明其原因。比较①、②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圣劳伦斯河是世界上水位最稳定的河流之一,说明其原因。比较①、②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印度河是南亚大河,年输沙量4.8亿吨,河口潮差达4.2米。其流域灌溉农业发达,灌溉用水约占径流量的4/5。港区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平原地区。巴基斯坦人口众多,80%的人口集中在印度河平原地区。为解决缺水问题该国实施“西水东调”工程、在印度河干流和支流①、②兴建大型水库、拦河大坝等水利工程,将河水通过调水渠调入支流③、④,使印度河流域灌溉用水得到保证、灌溉面积扩大。同时,目前正在印度河下游平原推广“水肥药一体”的喷滴灌技术(在灌溉水源中加入化肥和农药)取代大水漫灌。下图为印度河流域示意图。图中甲城和乙地分别是巴基斯坦棉纺织工业中心和棉花生产基地。

(1)指出印度河径流补给地,并说出不同时段的主要补给类型。
(2)分析甲城发展棉纺织工业的区位优势。
(3)简述乙地推广“水肥药一体”喷滴灌技术的环境效益。
(4)从自然灾害角度,评价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工程对印度河三角洲产生的影响。
印度河是南亚大河,年输沙量4.8亿吨,河口潮差达4.2米。其流域灌溉农业发达,灌溉用水约占径流量的4/5。港区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平原地区。巴基斯坦人口众多,80%的人口集中在印度河平原地区。为解决缺水问题该国实施“西水东调”工程、在印度河干流和支流①、②兴建大型水库、拦河大坝等水利工程,将河水通过调水渠调入支流③、④,使印度河流域灌溉用水得到保证、灌溉面积扩大。同时,目前正在印度河下游平原推广“水肥药一体”的喷滴灌技术(在灌溉水源中加入化肥和农药)取代大水漫灌。下图为印度河流域示意图。图中甲城和乙地分别是巴基斯坦棉纺织工业中心和棉花生产基地。

(1)指出印度河径流补给地,并说出不同时段的主要补给类型。
(2)分析甲城发展棉纺织工业的区位优势。
(3)简述乙地推广“水肥药一体”喷滴灌技术的环境效益。
(4)从自然灾害角度,评价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工程对印度河三角洲产生的影响。
中国某地区地形平坦,面积3840 km2。下图示意该地区1991- 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1991- 2010年间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导致该地区
【小题2】2001-2010年,该地区旱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3】该地区位于

【小题1】1991- 2010年间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导致该地区
A.大气降水增多 | B.地面蒸发加强 |
C.地表径流增加 | D.雨水下渗增强 |
A.区域气候变暖 | B.城市化进程快 |
C.种植技术进步 | D.自然灾害频发 |
A.松嫩平原 | B.黄淮平原 |
C.成都平原 | D.太湖平原 |
钱塘江河口段河床高度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在不同季节、不同河段受侵蚀或堆积作用而发生明显变化。研究人员曾连续多年对闸口至澉浦段河床高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枯水期仓前以西升高,以东降低。历史上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河床宽且浅,冲淤幅度很大,导致主河道摆动频繁。20世纪60年代以来,水利部门对钱塘江河口进行了治理,缩窄江道是其中重要措施(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江道缩窄前,关于夏季仓前东西两侧河段河床高度的变化,推测合理的是
【小题2】缩窄江道的主要目的是
【小题3】江道缩窄后,钱塘江最佳观潮点
①东移 ②西移 ③潮差增大 ④潮差减小

【小题1】江道缩窄前,关于夏季仓前东西两侧河段河床高度的变化,推测合理的是
A.河流作用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 |
B.河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 |
C.潮流作用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 |
D.潮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 |
A.减轻海水入侵强度 | B.增加陆地面积 |
C.缩短南北航运距离 | D.稳定入海江道 |
①东移 ②西移 ③潮差增大 ④潮差减小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读上海市“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_。
(2)按水循环原理,可使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可以明显改变的措施是______(选择填空)
(3)图中①②③④环节表现出的水循环类型属于________循环,简述该类水循环的主要意义。
(4)请同学为上海市建成“海绵城市”献计献策,列举至少两项的可行措施。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_。
(2)按水循环原理,可使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可以明显改变的措施是______(选择填空)
A.拦蓄和利用雨水 | B.跨流域调水 | C.修建水库 | D.铺设防渗膜 |
(4)请同学为上海市建成“海绵城市”献计献策,列举至少两项的可行措施。
马拉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最南面,平均水深273米,有多条河流注入,除南部外,三面山峦迭张。该潮的湖水透明度受天气影响,随季节的变化较为剧烈。鱼是该湖重要的鱼类,只生活在湖底,且只有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才有分布。下图示意马拉维及周边地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推测马拉维湖的成因是
【小题2】马拉维湖12月份透明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该月
【小题3】导致该湖慈鱼分布区城较小的因素主要是

【小题1】推测马拉维湖的成因是
A.地壳断裂下陷 |
B.河流变迁改道 |
C.岩层挤压凹陷 |
D.冰川侵蚀作用 |
A.太阳辐射较强 |
B.东南信风较强 |
C.平均气温较高 |
D.降水量较丰富 |
A.盐度 | B.水深 | C.水质 | D.水温 |
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转移、能量交换最活跃的过程之一,水循环也是最具动力的自然循环之一。读图(图中箭头代表水流补给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代表的水体最可能是
【小题2】箭头a代表的补给现象一般发生在
【小题3】近年来洞庭湖区实行退耕还湖,由此导致的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小题1】甲代表的水体最可能是
A.雨水 | B.地下水 | C.冰川 | D.季节性积雪融水 |
A.1~2月 | B.3~4月 | C.6~7月 | D.11~12月 |
A.a、b都变小 | B.a、b都不变 | C.a在丰水期变小 | D.b在枯水期变大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 )
【小题2】“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
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下渗
【小题3】人类生活、生产用水的主要是

【小题1】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 )
A.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作用 |
B.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 |
C.裸露地面铺设砂石易造成扬沙天气并堵塞下水道 |
D.绿化带面积过大,易发生城市内涝 |
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下渗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A.江河水、冰川、深层地下水 |
B.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
C.海水、冰川、地下水 |
D.冰川、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各题。

(1)图中环节②表示 _____,④表示_____ ,⑤表示_____ 。
(2)受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_____ (填序号),影响该环节的人类活动有_____。(至少答3点)

(1)图中环节②表示 _____,④表示_____ ,⑤表示_____ 。
(2)受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_____ (填序号),影响该环节的人类活动有_____。(至少答3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