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a为缅甸部分区域示意图,图b为伊洛瓦底江①地的年水位变化图,图c为图a中②③两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图b简析伊洛瓦底江的水位变化特征,说明①地最高水位年内变化曲线出现双峰形的原因。
(2)比较②③两地自然带的类型,并解释②地自然带的形成原因。
(3)说出②③两地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中的限制因素及应采取的措施。

(1)结合图b简析伊洛瓦底江的水位变化特征,说明①地最高水位年内变化曲线出现双峰形的原因。
(2)比较②③两地自然带的类型,并解释②地自然带的形成原因。
(3)说出②③两地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中的限制因素及应采取的措施。
读我国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丙地的地质构造是 。
(2)形成乙地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3)丁处地貌是 ,形成该地貌的外力作用是 。
(4)目前,人类主要通过改变________ (填数码代号)环节来影响水循环。

(1)丙地的地质构造是 。
(2)形成乙地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3)丁处地貌是 ,形成该地貌的外力作用是 。
(4)目前,人类主要通过改变________ (填数码代号)环节来影响水循环。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D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周围有25条河流注入D湖,有一条大河P从湖中流出,湖区周围雪峰环绕,湖面水位有周期性的涨落现象。
材料二下图是D湖区的区域地图及降水统计图。

材料三 M国海拔3500—4000米山区出产一种经济效益高的药用植物—玛咖,其适宜在冷凉、喜光、昼夜温差大,较湿润的气候环境生长,要求土质疏松、肥沃,有“玛咖一季休耕三年”的说法。玛咖通过公路运输到沿海地区加工出口。
(1)指出湖面水位周期性涨落的规律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
(2)分析M国玛咖由产地到沿海采用公路运输的原因__________。
(3)丽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脉东部,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明显。有人建议在云南丽江大力发展玛咖种植业,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材料一 D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周围有25条河流注入D湖,有一条大河P从湖中流出,湖区周围雪峰环绕,湖面水位有周期性的涨落现象。
材料二下图是D湖区的区域地图及降水统计图。

材料三 M国海拔3500—4000米山区出产一种经济效益高的药用植物—玛咖,其适宜在冷凉、喜光、昼夜温差大,较湿润的气候环境生长,要求土质疏松、肥沃,有“玛咖一季休耕三年”的说法。玛咖通过公路运输到沿海地区加工出口。
(1)指出湖面水位周期性涨落的规律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
(2)分析M国玛咖由产地到沿海采用公路运输的原因__________。
(3)丽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脉东部,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明显。有人建议在云南丽江大力发展玛咖种植业,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自北往南流的F河流经M城,每年均有长满青草的“岛屿”飘浮于水面顺流而下穿过M城区,为当地著名的旅游景观之一。该“浮岛”是深层冻土融化等原因导致远郊区河段河岸的一部分脱离河岸而形成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M城可能位于
【小题2】流经M城区的F河段水位最高的季节是
【小题3】外地游客到M城区观赏“浮岛”奇观的最佳月份是
【小题4】下列关于地中海沿岸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M城可能位于
A.英国 | B.澳大利亚 | C.俄罗斯 | D.阿根廷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1月 | B.4月 | C.7月 | D.10月 |
A.椰枣、葡萄、无花果、柠檬、菠萝是主要农产品 |
B.植被具有根深、皮厚、叶面有蜡质光泽等特点 |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
D.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同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湖面最大可达1万平方千米以上,平均水深在10米以上。洞里萨湖地区交通便捷,船舶吃水4米的船只经各支流可达湖区周围的各省省会。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洞里萨湖和洞里萨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洞里萨湖地区交通便捷,船舶吃水4米的船只经各支流可达湖区周围的各省省区。其通航的最佳时间是
【小题3】湄公河下游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有

【小题1】关于洞里萨湖和洞里萨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洞里萨湖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降水 |
B.洞里萨河一年内流向定期发生变化 |
C.洞里萨河终年流向大致是西北→东南 |
D.该地区通航最佳时间是11月——次年4月 |
A.全年 | B.1—6月 | C.5—10月 | D.22月—次年4月 |
A.产品商品率高 | B.机械化水平高 |
C.科技水平高 | D.劳动力生产率低 |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小题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3】下列有关地形与城市区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
【小题4】下列地区中不适合发展城市的是( )

【小题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 |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 C.蒸发量增加 |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 B.植被覆盖率增加 | C.降水下渗量减少 | D.城市热岛效应 |
A.平原地区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不适宜发展城市 |
B.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
C.世界上的大城市大多分布在平原地区 |
D.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气候相对凉爽的高原上 |
A.河流发源地 | B.干支流交汇处 | C.河口 | D.河流水运起止点 |
下图为我国塔里木盆地边缘某河流附近1月份和7月份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为1.5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2】甲处1月份与7月份的水位相差
A.东北流向西南 |
B.西北流向东南 |
C.北流向南 |
D.东南流向西北 |
A.1.5米 | B.3米 | C.2米 | D.2.5米 |
青海湖曾经通过倒淌河与黄河水系相通,后来逐渐演变为咸水湖,青海湖流域风力夏季最小,表层水温平均为16℃,底层水温平均为9.5℃;秋季风力开始逐渐增大,水温分层现象逐渐消失。下图示意青海湖周边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的根本原因是( )
【小题2】秋季,.青海湖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变小的原因可能是( )
【小题3】冬季,青海湖水体的特点是( )

【小题1】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的根本原因是( )
A.青海湖流域降水量急剧减少 | B.冰川消退,入湖径流减少 |
C.外泄河道被阻断,变成内流湖 | D.土壤盐碱化加剧,入湖盐类物质增多 |
A.湖水上下扰动加剧 | B.表层水体降温较慢 |
C.底层水体升温较快 | D.阳光透射深度增大 |
A.水温表层低于底层 | B.湖水面积一年中最大 |
C.湖面中部比湖岸结冰早 | D.湖水盐度一年中最低 |
下图是我国四条河流河流过程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右四幅图中表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是( )
【小题2】②、③图中河流1~2月断流的原因是 ( )

【小题1】右四幅图中表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降水少 | B.气温低 | C.蒸发快 | D.用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