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小题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小题3】下列有关地形与城市区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平原地区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不适宜发展城市
B.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C.世界上的大城市大多分布在平原地区
D.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气候相对凉爽的高原上
【小题4】下列地区中不适合发展城市的是( )
A.河流发源地
B.干支流交汇处
C.河口
D.河流水运起止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5-20 01:38: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有关水循环的正确叙述是
A.陆地水循环的水量全部是通过陆地循环来补给的
B.天津市的降水既参与了海陆间循环,又参与了陆地循环
C.水循环越频繁的地区,水资源越贫乏
D.水循环可以影响气候和生态,对地表形态没有影响
同类题2
下图为某国家简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说明该国家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2)分析河流对A城形成的影响
材料二 随着该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在迅速扩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导致城市用地紧张,被迫占用低地、泄洪通道。
(3)随着该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该国洪涝灾害发生更加频繁,也更加严重,试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原因。
同类题3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2)字母A代表的是水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B代表的是水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
同类题4
读下图,回答问题。
(1)乙地和丁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一般情况下,可以在甲、乙、丙、丁哪一处可能找到石油?_______________。
(2)丙处地貌的名称是__________,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______________循环,其中 ②环节是指_________。 如果④表示长江,则其_________岸受侵蚀较严重。
同类题5
下图示意在降雨强度与坡度均相同条件下,五种不同初始干密度(g/cm3) 土壤模型,坡面径流的平均流速随时间的变化。干密度与孔隙率呈负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坡面径流流速
A.与土壤干密度呈负相关
B.与土壤孔隙率呈正相关
C.随干密度增大更快稳定
D.随时间推移而持续增大
【小题2】坡面径流历时10分钟内的流速变化是因为
A.下渗水量减少
B.降水强度增大
C.土壤孔隙变大
D.土壤冲刷加剧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水循环的类型及其主要环节
城市化问题的形成、表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