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西北地区湖泊数量和湖水总面积季节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导致该地区湖泊数量季节变化的原因是
A.人类大量围湖造田B.气温、降水的季节变化
C.人类大规模引湖水灌溉D.植被景观的季节变化
【小题2】该地区湖泊不断减少的状况,将对该地区的环境造成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水汽增加,提高降水的频率
B.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更易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C.地下水位下降,河流补给困难
D.扩大可利用耕地的范围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我国西北地区著名的有色金属“长廊”河西走廊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河流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雨水补给为主B.水量和含沙量大
C.流出源地后水量逐渐减少D.水位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小
【小题2】该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①地势平坦    ②矿产丰富    ③气候适宜  ④水源充沛
⑤交通便利  ⑥水能丰富   ⑦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  ⑧市场广阔
A.②③④B.②⑦⑧C.①④⑤D.②⑤⑥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处于我国西南地区连片喀斯特地貌的核心部位,素有“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之称,气候湿润却严重缺水,但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生物物种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下图示意贵州省地形及贵阳气候资料。

(1)从地形角度说明贵阳“天无三日晴”的原因。
(2)简要分析贵州严重缺水的主要自然原因。
(3)简述贵州生物物种资源较丰富的主要原因。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辽河口海岸线演变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断被侵蚀B.不断有泥沙沉积
C.先侵蚀,后沉积D.先沉积,后侵蚀
【小题2】据推测图中海岸线还会迅速向南推进,其理由可能是
A.辽河流域年降水量减小
B.辽河下游流速变快
C.辽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增加
D.辽河入海年径流量增大
【小题3】监测辽河河口的形态变化,可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技术B.GPS技术C.GIS技术D.数字地球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雷州半岛每年平均有90多天可听到雷声。读雷州半岛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雷州半岛多雷雨天气的原因是()
A.三面临海,水汽充沛,对流旺盛B.地势低平,多冷锋活动
C.受地形抬升影响,多地形雨D.位于西北太平洋,多热带气旋
【小题2】雷州半岛多雷雨天气的月份是()
A.12月-次年4月B.5-9月C.7-11月D.8-12月
【小题3】在雷州半岛徐闻县东部此起彼伏的丘陵山坡上,菠萝分布广泛,是中国名副其实的“菠萝的海”。该县适合菠萝生长的自然条件是()
①排水良好   ②地处热带,水热充足   ③大风多   ④劳动力充足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影响降水的因素很多,大面积的的水域会对降水产生重要的影响。根据所学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谚语中有“雷雨不过江”的说法,其原因是
A.雷雨遇到江河会自然消失B.江水为雨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
C.江水与陆地热力性质不同D.河流两岸的高地阻挡了雷雨
【小题2】新安江水库是拦坝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湖区面积573平方公里。水库建成后,气候有显著的变化,其表现最不可能的是
A.库区夏季不象过去那样热,冬季又不如过去冷
B.库区初霜推迟,终霜提前,无霜期延长
C.库区范围内,降水明显增加,水库中心增加最多
D.水库附近的雾日比过去增多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新疆玛纳斯河流域2000—1010年年均温、年降水和出山径流(河流由山区进入较平地区的径流量)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相关事项叙述正确的是
A.出山径流量逐年递减B.出山径流量与年降水量变化呈正相关
C.年降水量逐年递增D.年均温变化能反映全球气候变化趋势
【小题2】据图示信息可推测玛纳斯河山前段径流主要来自
A.大气降水B.地下水C.湖泊水D.冰雪融水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东部某区域地形与潜水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潜水埋藏最浅的区域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图中a、b、c、d四地地表径流的流向与该地潜水的流向一致的是
A.a、bB.b、cC.a、cD.b、d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示意贺兰山东麓堆积地貌及其纵剖面

(1)描述图中沉积物分布特点。
(2)以河流的出山口为界,说明河流流经地区等高线的变化特点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甲是我国黄河中下游部分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问题。

(1)简述甲区地貌的类型及形成过程。
(2)说出R河自M至N的流量变化特点,并分析流量变化原因。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