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不同月份洞庭湖面积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图中湖泊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围湖造田B.泥沙沉积
C.入湖水量D.渔业养殖
【小题2】洞庭湖的价值有
①调节气候    ②调蓄洪水
③保持水土    ④防风固沙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碱淖(如图8)是我国4A旅游景区,主要休闲旅游项目为观鸟、食鱼、橡皮艇等。红碱淖原为低洼沼泽地,1929年面积不足2km2,1958年周边地区疏通排水渠,20世纪60年代连年水灾,面积增至70km2,成为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由于工农业的发展和气候变化使湖面水位急剧下降,至2015年12月湖面仅存25.5km2

(1)分析红碱淖从沼泽地变为淡水湖的原因。
(2)分析近10多年来红碱淖水位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的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永久积雪冰川补给 ②是雨水补给    ③是地下水补给 ④此河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小题2】关于该地区河流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流量季节变化都很小B.4、5月份进入主汛期
C.河流无结冰期D.部分河流有凌汛现象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甲处所示地质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A.地表缺少植被保护,水土流失严重B.背斜顶部岩层因受张力, 容易被侵蚀
C.向斜槽部岩石疏松,容易被侵蚀D.火山喷发形成“V”型火山口
【小题2】有关图示区域水循环的正确叙述是
A.水循环的类型属于陆地内循环B.④是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
C.①的水汽量总是比③的降水量少D.②是实现海陆间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南部,因地壳断裂下陷形成,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属贫营养湖,湖水透明度极高。俄国大作家契科夫曾描写道:“湖水清澈透明,透过水面就像透过空气一样,一切都历历在目,温柔碧绿的水色令人赏心悦目……”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贝加尔湖湖水“温柔碧绿”的原因可能是
A.湖中的藻类植物繁殖快,呈现绿色B.河流人湖泥沙量小
C.湖泊周围的人类活动多D.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小题2】与贝加尔湖成因类似的是
A.苏必利尔湖B.鄱阳湖C.坦噶尼喀湖D.长白山天池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某地潜水位埋深与气象要素相关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线分别表示()
A.潜水位埋深、气温、空气相对湿度B.空气相对湿度、气温、潜水位埋深
C.气温、潜水位埋深、空气相对湿度D.气温、空气相对湿度、潜水位埋深
【小题2】该地可能位于()
A.东北平原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D.珠江三角洲
【小题3】当潜水位埋深小于5米时,该地区()
A.空气相对湿度小于50%B.盐碱化加重
C.月降水量在50mm到100mm之间D.月均温高于15℃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维多利亚州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北部以墨累河、西部以经线和其他州分界,植被覆盖率高达30%,素有“花园之州”的美称,面积约占全国3%,而人口却占全国1/4以上,首府为墨尔本。
材料二澳大利亚及维多利亚州的位置和相关信息图。

(1)简述维多利亚州成为澳大利亚人口密度最高州的原因。
(2)维多利亚州是澳大利亚传统经济大州,是该国工业化程度最高、农牧业生产最为发达的一个州。试分析其工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3)简析维多利亚州境内的墨累河流域综合开发的主要方向。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面图左为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单位:mm)分布图,图右为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相对变化(正值表示呈增加趋势,负值表示呈减小趋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左可知,影响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降水量C.植被D.太阳辐射
【小题2】据图右可知,黄河流域内实际蒸发量
A.总体上呈减小趋势B.在上游流域呈减小趋势
C.在中游增加趋势最为显著D.在下游呈现增加趋势
【小题3】据图可推断,该流域
A.年平均气温呈增高趋势B.年平均降水量呈减小趋势
C.年平均风速呈增大趋势D.植被覆盖率呈减小趋势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甲示意中亚咸海流域,图乙示意瓦赫什河上的M水文站月均降水量与径流量。位于吉尔吉斯斯坦(简称”吉国”)的T水库(托克托古尔水库)于1978年建成,修建初就约定夏季水库泄量约占全年的四分之三,以满足乌兹别克斯坦(“乌国”)和哈萨克斯坦(“哈国”)南部的灌溉用水,同时用夏季T水库发电换取乌、哈两国化石能源保证吉国越冬所需。1991年这种约定方式瓦解了,吉国必须按照国际市场价格进口燃料,由于吉国国力弱小,昂贵的费用迫使吉国冬季增加T水库的发电量,从而减少了夏季水库泄量。

(1)简述瓦赫什河M水文站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
(2)说明吉国冬季能源不足的原因。
(3)推测冬季吉国水库泄量增加对乌、哈两国的不利影响,并分析两国为减轻上述不利影响应采取的措施。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中甲为一张长12米、宽为4米的大网,网的下方有水槽可以把网上流下的水引向一个蓄水池。乙为南美洲部分国家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甲中人们利用此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是()
A.雾气B.雨水C.冰川融水D.生物水
【小题2】图甲中设施最有可能位于乙中的()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