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4,完成问题。

【小题1】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
A.B环节B.C环节
C.E环节D.F环节
【小题2】“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
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  
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这一段话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
①水圈   ②岩石圈 ③生物圈  ④大气圈
A.①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小题3】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B.a地背斜成山
C.b地向斜成谷D.a、b之间有断层
【小题4】下列关于地质构造对工程建设指导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b处可以找到石油B.采石场宜建于a处
C.隧道选址的理想场所是a处D.在b处容易找到地下水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乙图中B区域(阴影所示范围)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比较甲图中C地和乙图中B地的降水差异,并分析原因。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是2014年3月下旬拍摄于邯郸郊区的一张景观照片。为了发展塘鱼养殖,某农户在耕地中开挖了水塘。水塘虽还没有人工蓄水,但在B处已经有了浅浅的一层。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水塘中B处水的直接补给主要是
A.雨水B.地下水C.河水D.积雪融水
【小题2】由于春季蒸发旺盛,容易造成土壤返盐,最可能出现盐碱的地方是
A.A处B.B处C.C处D.D处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理事物分布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地区部分河流下游出现断流现象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原因。
(2)指出图示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的自然条件。
(3)指出图示地区农业发展主要限制性自然因素,并提出解决措施。
(4)指出该地区主要的能源资源。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近年来,湖南省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与广东省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 根据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湖南省、广东省简图。

材料二    《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制造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 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装备、汽车、石化等重化工业。
(1)据图判断甲河流域的地势特征并说出判断理由。
(2)湖南省依赖矿产资源适宜发展什么工业,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3)湖南、广东两省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应当如何扬长避短、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图为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太行山脉的地理意义。
(2)简述黄河甲河段的水文特征。
(3)渤海西部和西北部沿岸,是我国最大的海盐生产基地。依据相关地理知识,简述乙地海盐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其东北部的黄河三角洲面积为2.65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1/6,但农业发展水平较低。位于山东半岛东部的烟台市为山东省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但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下图为山东省所在区域示意图。

(1)描述山东省的自然地理特征。(8分)
(2)评价黄河三角洲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8分)
(3)分析烟台市水资源短缺的原因。(6分)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咸海曾经是中亚第一大咸水湖、世界第四大湖,面积将近7万平方千米。这里曾经是独一无二的世界动、植物宝库。前苏联为了扩大棉花种植,实施引水灌溉工程,将咸海的两大主要水源阿姆河和锡尔河河流进行改道,造成咸海水源枯竭。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咸海快速萎缩,目前正濒临干涸的沙漠之地。咸海很有可能将在2020年完全消失。下图为咸海位置示意图。

(1)描述咸海入湖河流的水文特征。(6分)
(2)分析咸海迅速萎缩的自然原因。(6分)
(3)分析咸海消失后将产生的环境问题。(6分)
(4)请你为拯救咸海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材料一伊塞克湖水面海拔1600余米,湖水清澈,味咸,终年不冻。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成为候鸟迁徙、过冬、繁殖之地。1948年建立了伊塞克湖野生动物保护区。
材料二伊塞克湖地区图。

材料三平原低地主要分布在伊塞克湖湖盆区内东西两侧,是吉尔吉斯斯坦的重要产粮区和畜牧区。
(1)说明图中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水位变化特点。
(2)分析伊塞克湖成为候鸟越冬地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伊塞克湖候鸟保护与农业协调发展的措施。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根据“珠江水系图”及“月平均流量分配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珠江下游洪水多发的原因。(10分)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