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是塔里木河下游重要的补给水源。博斯腾湖是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由于湖区环境的改变严重影响了鱼类的生长和繁衍。

简析博斯腾湖水位降低、鱼类生长环境受到破坏的原因。

简析博斯腾湖水位降低、鱼类生长环境受到破坏的原因。
“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使汉江和渭河联系起来。工程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关中地区用水问题。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汉江和渭河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地区的地形成因是( )
①断裂下陷 ②地壳抬升 ③流水堆积 ④流水侵蚀 ⑤风力堆积 ⑥风力侵蚀

【小题1】关于汉江和渭河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形成夏汛 |
B.受长江干流水量影响,汉江的流量更大 |
C.汉江和渭河冬季都无结冰现象 |
D.渭河含沙量大,汉江含沙量小 |
①断裂下陷 ②地壳抬升 ③流水堆积 ④流水侵蚀 ⑤风力堆积 ⑥风力侵蚀
A.①③ | B.①⑤ | C.②④ | D.②⑥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的的喀喀湖位于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交界的科亚奥高原上,被称为“高原明珠”,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位于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的安第斯山脉的普纳高原北部,坐标为南纬15°47′,西经69°23′。湖面达海拔3821米,湖水面积大约为83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40-180米,最深处达280米,平均水温13℃。的的喀喀湖区是世界上最早栽培马铃薯的地方。
材料二:马铃薯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作物。其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对温度的要求:块茎生长的适温是16℃~18℃,当地温高于25℃时,块茎停止生长;茎叶生长的适温是15℃~25℃,超过39℃停止生长。
材料三:下图为马铃薯原产地位置与地形图。

(1)结合材料,说出马铃薯原产地的光、热、水、土条件。
(2)根据材料和图示信息,下列对的的喀喀湖性质和原因的判断正确的是( )
(3)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的的喀喀湖的形成过程。
材料一:的的喀喀湖位于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交界的科亚奥高原上,被称为“高原明珠”,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位于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的安第斯山脉的普纳高原北部,坐标为南纬15°47′,西经69°23′。湖面达海拔3821米,湖水面积大约为83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40-180米,最深处达280米,平均水温13℃。的的喀喀湖区是世界上最早栽培马铃薯的地方。
材料二:马铃薯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作物。其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对温度的要求:块茎生长的适温是16℃~18℃,当地温高于25℃时,块茎停止生长;茎叶生长的适温是15℃~25℃,超过39℃停止生长。
材料三:下图为马铃薯原产地位置与地形图。

(1)结合材料,说出马铃薯原产地的光、热、水、土条件。
(2)根据材料和图示信息,下列对的的喀喀湖性质和原因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咸水湖;地处热带地区,气温高蒸发旺 |
B.咸水湖;湖泊周围有多条内流河流注入,对湖泊起到稀释作用 |
C.淡水湖;不断得到四周雪峰冰雪融水的补充 |
D.淡水湖; 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多 |
下图中甲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图”,乙是“河流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图中AB段河流()
【小题2】乙图中河流出现最高水位时,可能是由于出现下列现象中的何种现象造成的()

【小题1】甲图中AB段河流()
A.由西北流向东南 | B.由东南流向西北 |
C.水位A处低于B处 | D.B处河水流速快于A处 |
A.气旋活动频繁 | B.梅雨连绵 |
C.冰雪融化 | D.春雨霏霏 |
下图为青头潜鸭繁殖越冬地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两地河流水文特征相同的有()
【小题2】繁殖时节,繁殖地较越冬地的优势是()

【小题1】两地河流水文特征相同的有()
A.径流季节变化大 | B.含沙量大 |
C.主汛期在夏季 | D.有结冰期 |
A.气温高 |
B.日照长 |
C.降水多 |
D.干扰少 |
下图为某地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组合完全参与了海陆间大循环的是()
【小题2】下列能实现图中b环节功能的是()

【小题1】下列组合完全参与了海陆间大循环的是()
A.e、f、g、h | B.b、c、h、e |
C.d、e、f、g | D.a、b、c、d |
A.奔流的长江 | B.赤道低气压带 |
C.我国的夏季风 | D.我国的冬季风 |
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长江和黄河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②黄河在初春和初秋易发生凌汛
③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不断加固下游两岸大堤 ④三峡工程的建设提高了长江的航运能力
①长江和黄河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②黄河在初春和初秋易发生凌汛
③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不断加固下游两岸大堤 ④三峡工程的建设提高了长江的航运能力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其水源主要靠布哈河来补充。湖区盛行西北风,最大风力达9—10级。过去,湖区周围地区土地荒漠化不断加剧,位于布哈河口的鸟岛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湖中孤岛变成半岛。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20世纪70年代末鸟岛由湖中孤岛变成半岛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抑制湖区西部沙漠不断扩展的可行性措施是()
①布哈河流域内封山育林,营造防沙固沙林②开垦荒地,充分利用布哈河水发展灌溉农业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固定流沙 ④调整农业结构,合理控制农牧业生产规模
【小题3】在湖泊①②③④四处中,最适宜淡水鱼生长的是()

【小题1】20世纪70年代末鸟岛由湖中孤岛变成半岛的主要原因是()
A.湖区西部地壳断裂上升 |
B.流水侵蚀作用强烈 |
C.入湖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 |
D.引湖水灌溉,耗水量大 |
①布哈河流域内封山育林,营造防沙固沙林②开垦荒地,充分利用布哈河水发展灌溉农业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固定流沙 ④调整农业结构,合理控制农牧业生产规模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A.①处 | B.②处 | C.③处 | D.④处 |
地表常流性河道频率指的是以一直线截取某一地区,求取被直线切割的河道数与该直线长度之比。下图表示我国年降水量、径流深与河道频率的南北地带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
【小题2】下列有关河道频率南北地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
A.①河道频率 ②年降水量 ③径流深 |
B.①河道频率 ②径流深 ③年降水量 |
C.①径流深 ②河道频率 ③年降水量 |
D.①径流深②年降水量 ③河道频率 |
A.河道频率与径流深的变化趋势呈反比 |
B.东北地区河道频率高于华北地区河道频率的主要原因是年降水量显著增多 |
C.湛江以东石灰岩地区大量的地表水转为地下水,使地表常流性河道频率达到最大值 |
D.华北地区地表物质渗透性强,径流深偏小,故该地区河道频率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