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内加尔河非洲西部河流,海水可上溯到河口以上200km,影响农业用水和沿岸居民用水。1972年,塞内加尔、马里和毛里塔尼亚三国联合成立了塞内加尔河流域治理开发委员会,初步规划方案是以2座水利枢纽为核心,一是塞内加尔境内的迪亚马坝,位于河流下游,坝高18m,一是马里境内的马南塔里坝,坝高66m。

指出塞内加尔河水量的主要和河流流量季节变化特点,并说明塞内加尔河两二座水利枢纽的作用。
塞内加尔河非洲西部河流,海水可上溯到河口以上200km,影响农业用水和沿岸居民用水。1972年,塞内加尔、马里和毛里塔尼亚三国联合成立了塞内加尔河流域治理开发委员会,初步规划方案是以2座水利枢纽为核心,一是塞内加尔境内的迪亚马坝,位于河流下游,坝高18m,一是马里境内的马南塔里坝,坝高66m。

指出塞内加尔河水量的主要和河流流量季节变化特点,并说明塞内加尔河两二座水利枢纽的作用。
巴尔喀什湖,以湖水东部咸西部淡著称于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巴尔喀什湖对该地区所产生影响的是()
【小题2】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巴尔喀什湖对该地区所产生影响的是()
A.东部农业发展的重要灌溉水源 |
B.缩小周边地区的气温变化 |
C.阻碍沙漠扩展的重要屏障 |
D.提供较为丰富的鱼类产品 |
A.甲河和乙河的河流主要补给类型相同 |
B.甲河入湖口的湖水盐度较乙河入湖口低 |
C.限制图示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烈 |
D.图中沙漠的成因与西亚沙漠的成因相同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芦苇是湿地环境中生长的主要植物之一,多生长于池沼、河岸、溪边等浅水地区。
材料二:L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试判断L湖湖泊北侧的湖底坡度和南侧的湖底坡度的大小,并说明判断理由。
(2)阅读材料,试分析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的原因。
材料一: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芦苇是湿地环境中生长的主要植物之一,多生长于池沼、河岸、溪边等浅水地区。
材料二:L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试判断L湖湖泊北侧的湖底坡度和南侧的湖底坡度的大小,并说明判断理由。
(2)阅读材料,试分析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的原因。
读图我国某地水系和城市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M河()
【小题2】近年来,N湖的水位上升,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主要原因是()

【小题1】M河()
A.北段流域宽广,水量丰沛 |
B.南段蒸发量大,水量较少 |
C.北段夏季用水多,易断流 |
D.南段冬季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
A.气候变暖,临湖地区的冰川消融量增加 |
B.临湖地区发展灌溉农业,地下水位上升 |
C.湖水大量蒸发,临湖地区的降水量增加 |
D.M河实行分段用水制度,下泄水量增加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图为海绵城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海绵城市大量采用透水性路面可以使城市水循环
【小题2】因地制宜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①缓解城市水资源压力 ②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③减轻城市交通拥堵压力 ④增强城市热岛效应

【小题1】海绵城市大量采用透水性路面可以使城市水循环
A.蒸发减弱 | B.下渗增强 | C.地表径流增强 | D.地下径流减弱 |
①缓解城市水资源压力 ②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③减轻城市交通拥堵压力 ④增强城市热岛效应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图甲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图中河流向西流入海洋,图乙为航拍的某地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甲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图甲中的河流
【小题3】小明在使用“Google Earth”时,发现图示区域东南面的农田中出现大量长方形或多边形的深色景观,如图乙中a、b、c、d所示,其主要功能是

【小题1】关于图甲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A.河谷与山脉南北相间分布 |
B.地形复杂多样,地貌是由风力作用为主形成的 |
C.本区域受外力作用影响弱 |
D.假如图示区域有石油分布,则在40°N开采条件好 |
A.流程长流速慢 |
B.均以冰川融水和地下水补给为主 |
C.①处河流流量比②处河流更大 |
D.②处河流水位季节变化比①处河流更明显 |
A.生产反季节蔬菜的大棚 |
B.冬季储水、夏季利用的储水池 |
C.观光农业园中的泳池游乐设施 |
D.储存粮食、饲料等物资的仓库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沙漠东南部分布有湖泊群,多为咸水湖,湖中多卤虫(是鱼类的良好饵料)。湖泊常年不冻,周边沙地分布着稀疏的梭梭林、沙拐枣、沙竹、沙葱等植被。当地政府在1999年成立湖泊自然保护区,并开始发展旅游业。下图为巴丹吉林沙漠内陆湖泊水源补给与排泄平面图。

(1)描述祁连山冰雪融水补给该湖泊群的过程。
(2)分析该地湖泊冬季不结冰的原因。
(3)列举1999年以前当地主要的两种生产活动。
(4)你是否赞同当地大面积种植沙拐枣,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沙漠东南部分布有湖泊群,多为咸水湖,湖中多卤虫(是鱼类的良好饵料)。湖泊常年不冻,周边沙地分布着稀疏的梭梭林、沙拐枣、沙竹、沙葱等植被。当地政府在1999年成立湖泊自然保护区,并开始发展旅游业。下图为巴丹吉林沙漠内陆湖泊水源补给与排泄平面图。

(1)描述祁连山冰雪融水补给该湖泊群的过程。
(2)分析该地湖泊冬季不结冰的原因。
(3)列举1999年以前当地主要的两种生产活动。
(4)你是否赞同当地大面积种植沙拐枣,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M国拟建一条连接南北水域的人工运河(如图所示),运河建成后将有北部水域淡化后的5万亿立方水资源进入运河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该运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运河建成后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小题3】M国降水最多的地区和季节是

【小题1】有关该运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运河长度约为800Km | B.经过板块生长边界 |
C.沿线最大高差约为2100m | D.运河水结冰期长 |
A.方便俄罗斯进出印度洋 | B.缓解M国中部干旱问题 |
C.苏伊士运河地位明显下降 | D.运河沿线地下水位升高 |
A.南部夏秋季 | B.南部冬春季 |
C.北部夏秋季 | D.北部冬春季 |
(自然灾害)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堰塞湖是有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储水而形成的湖泊。

(1)描述堰塞湖的形成过程。
(2)简述堰塞湖对周边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
堰塞湖是有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储水而形成的湖泊。

(1)描述堰塞湖的形成过程。
(2)简述堰塞湖对周边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
【小题1】图中①~④中,正确反映河流枯水期水体补给关系的是()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A.水汽输送 | B.地表径流 | C.蒸发 | D.下渗 |